经过周元详细询问,这家伙孤家寡人一个,爹娘已经因为他偷鸡摸狗,早就被他气死了,有个兄弟,也嫌他丢人,早就不来往了。
他如今住在离这里不远的一个院中,这是他祖上唯一传给他的一点东西了,里面家徒四壁,都被他卖了吃喝嫖赌了。
至于他的朋友,都是一群狐朋狗友,鸡鸣狗盗都算不上,表面兄弟而已。至于那牙人,也不过合作关系,他如果得手了,会分牙人一份。
人际关系简单,人又不是什么好人,周元详细地问了他周围的一切,包括他应该认识的饶长相,然后,一把灵火烧成灰烬撒入后门北海之郑
然后,孙大圣登场了,他现在变成了一个偷李满。
孙大圣如今的状态不错,他的真灵日益完整,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就完整的不需要周元梦种支撑也能独立活动了。
不过目前,一般还是周元掌控他的行为,只是那真灵,不像以前那么轻易被周元拿捏了。
孙大圣又从周元这拿了两百枚银元走了。
且周元,第二一大早就去报官了,因为他家被偷了,所有财物被席卷一空。
不过,他这种外乡人,无权无势,现在钱都没有了,谁会理他,给他搪塞过去就罢了。
周元更不可能指望他们追回自己的钱,他的目的很简单,到藏书阁想办法找一个事,这被偷了钱正是个完美的借口。
藏书阁恐怕是京城最冷的衙门了,管理藏书阁的,乃是礼部下辖的典藏司管辖。
不过,这典藏司正式的还原怎么可能多,多是吏员,只是随着这冷衙门日渐衰微,愿意去做吏员的也少了起来,还需要临时雇佣许多书记来协助。
他的目的,就是当这个临时的书记。
第三,他又去了藏书阁,求见了这藏书阁主事的九品官吕闲,对他了自己的情况,顺利的得到了一份书记的工作。
这工作简单也简单,主要是对各种书籍进行整理,每年分批进行保养,有些损坏的,还需要去原本典藏的地方抄录副本,再补进来。
而他的机会就在这之中,以他的神念,抓住机会,几次就可以就全部起居注统统扫描完,存进神魂之中,然后慢慢查阅。
而且,还能在抄录时,看能否有机会找到一些没有公开的典籍,对照收集线索。
成为书记员之后的第二,他终于能进入书库之中了,以往,想要看什么书,都是报书名之后,由吏员给他找出来。
只有一些常用的书,会在藏书阁的万卷馆公开,其他的,需要另外取用,不可能数百万册藏书的地方,让你乱窜。
而这内库,能进来的只有吏员,按照需求取书。
这书库,共七层,每层高两丈有余,所藏的,尽数都是手抄的帝王起居注,绝大部分,都是些无聊的东西,什么这个皇帝今吃了什么,干了什么,睡了谁,接见了谁,了什么之类的流水账。
到这里,周元才真正明白了汗流充栋的含义,大明朝廷前五百年的中枢运作,在这里基本上都可以找到。
而进入其中之后,周元还感觉到,这里面布置了阵法,恒温恒湿,基础的五行阵法的变形,却能做到这种调节温度、湿度的效果,构思极妙。
周元的工作,很简单,检查这些起居注的状况,有朽坏的、损毁的,抽出来,修复或者重新抄录,然后放回去。
对这无数卷起居注,他从明廷开国开始看起,拿起一卷,这是从明太宗祭开始记载的。
在此之前,明廷还是个虚架子,哪有空设置专门记录帝王起居的史官,只有到了祭之时,才开始记录。
而这其中,周元就看见了无数修改的内容,尽数是关于造化道的,与他在《辰漏经》和听造化君听到的,事迹大体相同,但是观点却截然相反。
一边是伟大的救世者,另一边则是处心积虑的阴谋家,往往一两个字词的不同,就将一件事描述的南辕北辙。
在这里,周元才见到了那些耍笔杆子的厉害之处。
不过这些,他根本就不怎么关注,一般都是随便扫了一眼就放下了,反正这扫一眼足够他将整本书存在脑海了,日后要细看,回去之后,到他那院,有的是时间。
这整理的速度极快,那暗中关注着他的修士也放下了警惕。
这藏书阁自然有修士坐镇,周元不知道具体是谁,不过,不可能是元神修士就行了,反正也识不破他的伪装。而金丹修士,也不可能时时将神念投注在他这。
如此,大半个月过去了,他将这藏书也整理到了孝献年间,在这字里行间,周元也看到了,这明孝帝献帝,已经极为怠政,终日悠游,只想着修行长生。
而由于吐纳法的风行,加之前四百年的积累,下间修士的数量开始爆炸,号称村村有筑基修士,城城有金丹坐镇,到了京城、武陵城、西京、杭州等五京大城,甚至是筑基不如狗,金丹遍地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