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清穿太子妃:我有一个红包群 > 第204章 戴梓出,使臣败

第204章 戴梓出,使臣败(2/2)

道来,康熙拧眉,“当年是朕把他流放,这么多年了,他、有没有恨朕?”

    他承认自己那时候是有些对南怀仁过于偏心,以至于听到他勾结洋人便怒气上涌,没有认真调查。

    换句话说,戴梓是冤枉的。

    假如他是戴梓,蒙受不白之冤这么多年,皇上忽然想起你还是因为江湖救急,他怕是也会心生不满的吧?

    胤礽摇头,“没有,戴梓很感激皇阿玛还了他清白。得知那些洋人在大清喧嚣,他本来想立刻着手研究的。是儿臣见他身体实在不好,让他休养几日。”

    这就是康熙满意胤礽的地方,仁义。

    作为皇帝不可以一味地严肃苛责下属,有时候也要给些好处,恩威并施才是上策。

    “行,你告诉他,当年是朕的错,等这件事情结束之后,朕会还他清白。另外,让太医院抓紧时间给他治疗,需要什么就给他用什么,别舍不得。”

    “若太医院找不着上好的药材,朕私库里还有些,也一并拿去给他。”

    康熙有一点好,他不会跟有的帝王一样做错了死不承认。如果真是他的错,他会大方的承认,甚至还曾经下过罪己诏,昭告天下他的错处。

    “皇阿玛,您放心,戴梓是个深明大义之人,不然他也不会千里迢迢跟着回来。儿臣相信,有了您这番话,他对大清会更加用心。”

    “不过,”胤礽拱手,“皇阿玛,戴梓终究年岁不小,咱们大清也不能只靠着一个戴梓撑门面。”

    “西洋这些国家个个狼子野心,今日不成,他们必定还会再来。”

    “儿臣以为,咱们应该重视火器。如今,已经不是咱们满人铁骑的天下了。”【1】

    【6】

    【6】

    【小】

    【说】

    当年大清入关靠的是满人铁骑的锋利,那时候前朝跟他们一样,都不重视火器,大家伙真刀真枪的比划。

    现在不同,西洋人看中火器。火器与刀枪不同,它射程远、杀伤力大。以刀枪拼火器,就是用人命去填补。

    代价太大了。

    “儿臣知道皇阿玛担心什么,可既然咱们能研究出火器,儿臣相信也能研究出防弹的锁甲。”

    他觉得人应该往前走,而不是因为惧怕停滞不前。

    这世上并不是只有大清一个国家,当别人都在进步,大清却原地不动。早晚有一日别人会超越他们,到那时才是大清的悲哀。

    康熙似乎被说动了,又似乎没有,他含糊道:“你说的朕都知道了,先度过眼前再说吧。”

    皇上没有立刻答应,胤礽有些失望,不过他仍旧恭敬的告退。

    说重阳,胤礽果真在重阳宴会上给了洋人答复。

    看着堆积在地上的火器,西洋使臣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胤礽犹作不知,“诸位,时间仓促,我们只造出这么点,还请诸位不要介意。”

    “哦,对了,这个大炮还有这把火铳都是连珠设计。火药杀伤力太大,本来我们是不想拿出来的,奈何”

    后面的话他没说,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大清本来不想炫耀,谁让你们不知好歹呢。

    连珠火铳这是戴梓早就有的发明,只是他觉得这东西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大,怕劳民伤财,一直珍藏在家中从未拿出来过。

    今日也是逼不得已。

    戴梓深知,若大清不能震慑住这群牛鬼蛇神,不仅仅是西洋的诸国,只怕他们大清的附属国都要起旁的心思了。

    到那时候,劳的民伤的财只会更多。

    这是一个大清人不愿意看到的。

    西洋使臣面色难看,康熙就越高兴,他责怪道:“太子你这是作甚,大清跟诸国都是友好建交,不过寻常的比拼而已,怎能不给对方留面子呢?”

    他这话是故意说给这群使臣听的,实际上能打他们的脸,康熙高兴着呢。太子的做法深的他心,他又怎会生气。

    胤礽也是个促狭的,他当即拱手:“儿臣知错,是儿臣一时疏忽忘了嘱咐他们把东西收起来。”

    父子俩一唱一和,西洋使臣的面色很是难看。

    他们输了,所有人都清楚,他们这次来大清的目的彻底失败。

    英吉利大公爵道:“大清皇帝陛下,我们出来也够久,是时候回去了。”

    既然已经探听到大清的‘虚实’,他们继续留下也没了意义,如此还不如回国呢。

    在大清发生的事情总要让国主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