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国之夏侯弃子 > 第369章 见诸葛1

第369章 见诸葛1(2/2)

淡漠的眼睛。在自己称呼他为大将军的时候,这人的眼神动了,顿时就眯成了一条缝,这嘴角也开始上扬。

    “看来丞相还是心有不甘啊,不然不会这么一上来就给信这一下子,大将军可不是什么好位置,何况这个征西大将军也只是临时的,回头这边战事结束了,这官职就会去掉的。”

    不上当啊。

    诸葛亮对这些事情是无所谓的,故意称呼他为大将军,也不过是想要恶心一下夏侯信,让身边的曹真等人对夏侯信起心思罢了。

    “子义,我对你也是久仰了,当初居然能够建议先主公取巴蜀而三分天下,此言给了亮许多启发。”

    糟糕,这诸葛亮怎么老是想要弄点事情?

    “此事天下皆知,先王在时,就早已经说过,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为也。”

    “那不知今日子义邀亮前来,是为何事?”

    “就是想见见你。”

    见见我?

    诸葛亮愣住了,大老远的将自己又叫到阵前,就是为了见见自己?诸葛亮不由得打量了一下自己,发觉身上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那如今子义已经见到了,不知亮可有不妥之处?”

    夏侯信摇了摇头。

    “其实,你来之前,我是想着劝降你的,可又怕亵渎了你。”

    夏侯信斟酌着,若是说辱没,恐怕还不足以形容诸葛亮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只能是用了“亵渎”二字。

    听着夏侯信的话语,诸葛亮也有些疑惑。

    “哈哈哈,那不如子义现在就劝降一番,亮知子义乃是天下少有的才智之士,也好让亮知道,子义心中沟壑。”

    面对失败,诸葛亮并不气馁,若是下一次自己前来,必然能够成功。

    “怕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

    “且试言之。”

    “丞相以一隅之地而抗天下,不知道心中有几分胜算?”

    诸葛亮没想到,夏侯信居然就这么直接的问了,完全没有那么多的大道理。果然和子龙说的那般,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即便是劝降,也是简单直接。

    “天下间心念汉室之人无数,只要有他们支持,亮就有信心恢复汉室。”

    “那这天下间心念汉室之人,不知道还有多少?就说这雍凉之地,虽然后方也有起兵响应者,可不过零星数人罢了。至于那些羌胡部族,不过是为了劫掠罢了,丞相难道就想凭借这些人就能够出川么?”

    诸葛亮的这次北伐,陇西之地虽然也有人参与响应,可是在这个屯田户比好强多的地方,根本就没能翻起风浪,在各屯田尉的管理和带领下,有几个小家族想要响应,结果却没瞬间扑灭。

    夏侯信更是在嘲笑诸葛亮,连出川都做不到,又何谈光复汉室。

    “你别和我说什么乱臣贼子啊,我不受这个影响。”

    似乎骂死王朗的那个情节太过突出了,尤其是在后世那短视频的疯狂传播和影响下,夏侯信别的没记住,就记住了那句“厚颜无耻之徒。”

    诸葛亮愕然,这次的聊天,或者说是谈判,夏侯信经常会出现许多让人意外的情况,这话让诸葛亮觉得,对面的夏侯信不是自己的对手,而是两个相交多年的老友正在

    “亮知子义幼年的情况,当年,琅琊遭遇兵祸,亮随叔父逃离琅琊,这一路之上,也看到过许多人间惨事,若不是叔父和兄长护持,亮恐怕早就死在路上了。”

    “孔明,不知你可否放下心中执念,与我携手,再还天下安宁?”

    不知怎么的,夏侯信还是鬼使神差的说出了这句话。

    边上的赵云听了这话,眉头微微挑起,就知道夏侯信想着劝降自己等人。只是他却看错了丞相了,丞相必定不会投降的。

    “此事,莫要再提,亮受先主知遇之恩,早已立志誓死效命,若是此时投降?那亮岂不是成了不忠不义之人?何况汉室衰颓,却未必没有翻身之机,不如子义归降,亮必定上报少主对子义委以重任,若是能和亮一同携手,再造大汉,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夏侯信没想到,诸葛亮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还敢来劝降自己,身后的曹真等人,也是将目光投向了夏侯信,似乎只要自己肯点头,那悄悄摸向佩剑的手就会立刻拔剑出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