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战国大魏王 > 第五百一十五章 蜀国定

第五百一十五章 蜀国定(1/2)

    对于蜀国太子杜后来说,人生的境遇实在是有些太过无常。

    不久之前,他还在为攻破成都而欢欣不已;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父王却在胜利之后就这么离他而去。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

    来不及抒发自己心中的那股悲伤,身为先王的太子、身为蜀国未来的主人,杜后不得不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父王的葬礼之中。

    一片缟素的蜀王宫中,先前逃离蜀国的朝臣、身在蜀国的魏国太子一行人以及远道而来的天下列国使者……

    一道道身影站在了蜀王的灵堂前,吊唁这位已故的蜀国君主,而跪在一旁的蜀国太子杜后则是每每致意。

    奇怪的是,在这一段漫长的过程中,太子杜后始终没有哭过一次,哪怕一滴眼泪也未没有流下。

    或许是此前亲眼见证了父王杜尚的薨逝之后,杜后早已经将自己的眼泪哭完了;

    又或许他一直在默默隐忍着,不让自己的悲痛在朝臣、使节面前表现出来。

    这一切,直到蜀王杜尚入土为安之后终于落下了帷幕。

    但是就在整个蜀国都期待着这位新任的蜀王究竟会将蜀国带向何方之际,一道令人有些始料未及的消息传出了王宫。

    太子杜后病了,而且病得非常严重。

    ……

    “魏国太子到……”

    蜀王宫的寝殿之外,伴随着一道清亮的报号声,魏国太子魏申带着老师公孙鞅缓缓迈入大殿。

    跟随着侍者的脚步,两人很快见到了杜后,只是此刻视野之中的那张面孔,却与数日之前所见到判若两人。

    “兄长……”

    眼见卧榻之上的杜后硬撑着就要坐起来,魏申快步来到了他的面前,并一把拦住了他。

    “莫要起来,短短数日未见,你怎么变得如此憔悴?”

    “兄长不必担心,我没事。”

    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杜后反倒是宽慰起了魏申,“父王将蜀国交到了我的手中,我一定要替他好好……”

    “咳咳咳……”

    因为想到父王杜尚临死之前的嘱托,气急攻心之下,剧烈的咳嗽声响彻整座寝殿。

    见此情景,魏申连忙上前安慰,“贤弟要多多保重身体。”

    “多谢兄长挂念,杜后省得。”

    再次挤出一道笑容之后,杜后的双手拉住了魏申的手,“兄长,还记得攻取成都之前,我曾经向你许下的承诺吗?”

    “什么?”

    不去管魏申是真的忘了,还是有什么其他缘由,杜后看向他的双眼之中忽然浮现了一抹郑重。

    “大魏待我蜀国、待我杜后恩重如山,就算是身死也难以报答。”

    “若是大魏不弃,我蜀国愿效仿秦、赵两国,奉大魏为宗主。”

    脸上的郑重之色更深了几分,杜后双眼紧紧注视魏申,缓缓道出了四个字,“永不背弃。”

    没错,在先王杜尚临死之前给的两个选择之中,杜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也就是主动向魏国称臣。

    作为蜀国太子奉先王杜尚之命亲身前往安邑,杜后亲眼见证了魏国疆土的辽阔、魏国黎庶的安乐。

    这是杜后选择率蜀归魏的第一个原因。

    作为征蜀大军的一份子,杜后跟随着魏军一起南下汉中、攻取葭萌关、收复成都城。一场场大战之中,杜后认识到了魏军战力的强大,也明晰了蜀军与魏军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

    这是杜后选择率蜀归魏的第二个原因。

    先王薨逝的这些日子之中,杜后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他自觉并不是一位能够带领蜀国走向强盛的英明君主,也远远无法和自己的父王相提并论。

    相较于成为蜀地之主、治理治下百万黎庶,他更喜欢游览于繁华酒肆之间,畅饮天下美酒、看遍天下美人。

    这是杜后选择率蜀归魏的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想到这里,杜后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自嘲。若是没有这场叛乱,若是他的父王依旧还在,此刻的他恐怕流连于安邑的繁华之间,而忘记了怀念自己的蜀国吧。

    “咳咳咳……”

    突然的咳嗽打断了杜后的思绪,也将他从思索的状态拉回到了现实之中。

    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杜后向着门外却是喊了一声,“来人啊。”

    话落,两名侍者各自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而那上面一个摆放着一方印玺,而另外一个上面则是安静地躺着一柄长剑。

    “这是我开明王朝世代相传的印玺与宝剑,今日便献予大魏。”

    “自此之后,天下之间再没有什么蜀王,有的只是大魏蜀侯。”

    ……

    不知过了多久之后,魏申与公孙鞅一前一后迈出了殿门。

    虽然进去的时间并不算漫长,但是走出寝殿的这一刻,魏申忽然有了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如果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