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没具体数据,可能有什么附加条件,但不用怀疑,看第一批材料的数据和资料就能证明:确实是谈成了。
这是质的飞跃,剩下的,无非就是利益交换……
“上个星期,老程还跟我诉苦,说是连正主的面都没见着,这次怎么这么顺利?”
王有立满脸的不可思义,“付主任,老郭和老程,是不是早上才上的飞机?”
付主任点头,看了看主任,主任摇摇头,意思是他也了解的不多。
然后,所有人都看着刘正义,希望他能讲一下经过。
而刘正义却看着于思成,关键是,神情好像有点古怪。
之前那几位,心里不约而同的跳了一下:不会吧?
总不能是,李定安真答应了林子良什么条件?
反倒是于思成,老神在在,风轻云淡。
他还拿出烟发了一圈,又拿出打火机:“刘部,具体什么情况?”
刘正义忙凑过去点上,又吐了一口烟:“很顺利,顺利的不可思议!”
“那林子良提了什么条件?”
“几乎没提!”
于思成愣了一下:什么叫几乎?
没错,他是没向国家提条件,那他之前给李定安提的那一堆算什么?
“他的要求就三点:必须翻案,该查的必须查清、保护他的正常利益、保护他的家人安全……而按我的理解,他这些确实不算提条件……”
不止刘正义的这么理解,而是所有的知情人都这么理解:既便林子良不合作,这些事情本来就应该这么干。
只是林子良不相信罢了……
“就这些?”付自平有点不相信,看了看于思成,“刘部,李定安私人答应他什么条件没有?”
“四成专利分红!”
“啥?”
“李定安必须接受四成专利分红,不然后续合作一律作废!”
王局长不知道具体情况,所以眼睛都瞪圆了:这什么逻辑,明明是卖方市场,还有逼着买方代表收礼的?
他刚想问什么,被付主任打断:“老王你别急,完了再给你解释……刘部,除了这个呢?”
“再没了!”
不可能!
不止付自平这样想,于思成也这样想,可能主任也这样想。
看看林子良之前的态度:大部分的人都以为,林子良弄来罗汉像,是在示好。
其实恰恰相反,他在示威:看到没有,锆钡酸铅镧敏感陶瓷技术,想不想要?
当然想要,因为上硅都才将将摸到门槛,而林子良,却在用来造假古董?
这不是示威是什么?
但管你哪个部门,他都不鸟,偏偏认准了李定安?
这种心态很怪,但结合他的经历,并不难理解:被坑怕了,也被害惨了,与其相信国家,不如相信个人。
所以,不可能仅仅只是金钱捆绑这么简单,林子良绝对还有手段,会把李定安和他死死绑在一起。
而联姻,不过是第一步……
刘正义点点头:“但据我了解,林子良就只提了这几点要求!”
“不应该吧?”付自平沉吟着,“李定安又不是多缺钱,万一反悔怎么办?”
“他当然不缺钱!”于思成有点恼火,“但你看我干什么?”
我当然得看你:因为你于书记,本就不怎么缺钱的李定安会更不缺钱。所以,他既便现在答应,以后也反悔绝对是板上钉钉。
更别说什么其它的条件了……
付主任叹口气:“我是怕林子良欲擒故纵,把一步分好几步走。而以我对李定安的了解:软硬不吃……”
说白了:后面的合作肯定会生波折,搞不好,什么锆钡酸铅镧,什么敏感陶瓷,统统打水漂。
好像猜到他在想什么,刘正义沉吟了一下,“有个情况,我觉得要单独说一下:李定安,劝林子良回国!”
什么,回国?
真要回了国,他们担心的变故的可能,就会无限缩小。
但不可能!
先看看林子良现在的态度:不敢说恨国,但绝对有相当大的偏见和情绪,明明是皆大欢喜,喜闻乐见的事情,却要多费一番手续,宁愿通过李定安,也不愿意和国内直接对话。
如果站在他的角度,回国就等于送死,他怎么可能会答应?
说句不好听的,李定安也真敢想……
正转着类似的念头,主任又说:“郭彬汇报完后,又是老程:下午,他已经与外事部门取得联系,沟通了林子良回国的事宜……”
所有人又愣住了。
于思成终于知道,主任为什么突然开会。
王局长也终于知道,领导叫他来做什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