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451章 大汉天子六玺

第451章 大汉天子六玺(3/5)

   哪怕再出现苏洵、苏辙,更或是韩愈、柳宗元,把唐宋八大家给凑齐乎,他都不觉得奇怪。

    所以,杨琏真伽到底掘了多少墓?

    一幅一幅的捡,一张一张的看,一声声的叹。

    捡的越多,心里就越难受:这其中的哪一件,不是绝世之珍?

    但在这儿,就像垃圾一样扔在地上,甚至被撕得破破烂烂?

    贼和尚被千刀万剐都不足惜……

    直到地下再看不到字画,李定安才直起腰。

    随即,他又被吓了一跳:于徽音的眼睛直冒光,贼光。

    “全是国宝?”

    当然。

    他长叹一声,又想了想:“算了,别想了,没必要。”

    于徽音应该是想带一件出去,但以两人的身家、身份,以及地位,着实没必要冒这个险。

    “我知道,就是可惜!”

    李定安何尝不可惜?

    应该这么说:这座地宫之内,所有的所有的文物,哪一件不是国宝?

    这里最不值钱的,应该是那几箱靖康通宝折二钱,2016年荣宝斋拍卖,只是三枚,拍了四百二十多万。

    不夸张,现今流通于世的所有的靖康通宝加一块,都没这里多。

    第二不值钱的,是两箱“元符五十两”束腰铤:这是元符元年,哲宗大败西夏,下旨铸的贺岁银。

    第三不值钱的,是一箱“淳化元宝”供养钱……金的。

    剩下的更不说,不说那些南宋皇帝的陪葬品,也不提十多件汝瓷,就说十八樽辽三彩罗汉。

    乍一听,辽代十八罗汉,好像不怎么出名?

    其实这些文物里面,世界影响最为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它。

    迄今为止,全世界只有十一樽。

    但最早的时候是十八樽,也是十八罗汉,但有七樽在偷运出境的过程中毁坏了,剩下的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现在只有十一樽残品,分布在世界各地:

    美国六樽,分别在波士顿美术馆、纽约大都会、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术馆在内的八家博物馆。

    加拿大皇家博物馆一樽,英国大英博物馆一樽,法国国立艺术馆一樽,日本私人收藏一樽。

    俄罗斯半樽,德国半樽,合起来是一樽。

    但不管是哪个国家,都禁止展览,禁止参观,禁止拍照……所以别说见,不是专业搞考古以及文物研究的,连听都没听过。

    所以,你让媒体怎么宣传,总不能纯靠胡编乱造吧?

    普通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包括李定安也没见过实物。

    但他至少知道,这是世界公认,中世纪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也是世界所有宗教艺术品中的巅峰之作。

    所以,别觉得汝瓷贵,汝瓷好,是瓷中之王,但全是民间炒起来的。如果和它比,一只梅瓶可能还及不上罗汉的一根指头。

    可惜,出自中国,中国却一件都没有?

    还好,这里出现了十八樽,不但是全套,而且没有残,更没有裂,每一樽都完好无损。

    却只能堆在这里吃灰,以至慢慢腐烂,甚至哪天就会被什么野兽给撞个稀巴烂……对稍稍有点情怀的中国人而言,何偿不是一种耻辱。

    所以,一定要弄回去,也必须要弄回去。

    不管用什么方法……

    怅然许久,他轻轻点头:“先出去再说!”

    “嗯,我知道!”于徽音猛点头,表情极为认真,“我谁都不讲!”

    李定安不由失笑。

    说肯定还是要说的,不然怎么弄回去?

    至少得告诉王永谦。

    不过人多嘴杂,其他人知道的越少越好。

    大致又看了看,但东西太多,一时半会哪能看不完?

    李定安一声长叹:“别看了,走吧!”

    于徽音乖巧的点了点头。

    两人转过身,刚一抬脚,于徽音“哎呦”的一声,撞到了李定安的背上。

    “小心……是不是脚崴了?”

    “不是……被绊了一下!”

    “什么东西?”

    “好像是石头。”

    李定安拿着手机往下一照:好像是块石碑?

    不对,是一截石墩,上面放着一口箱子。

    没靠墙,也不高,光线又暗,于徽音走的又急,所以没看到。

    “石桩怎么栽这儿?”

    李定安瞅了瞅:“不是石桩,是个石墩,上面是口箱子。”

    “差点撞下来……这里面装的什么?”

    “不知道!”

    李定安瞅了瞅,又敲一下,“沓沓”。

    铁的?

    他又抱了抱,不是一般的沉,于徽音还真就撞不下来。

    再晃一晃,里面哗啦啦的响,叮叮咚咚,当里当啷……哈哈,不是金银,就是玉石。

    李定安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