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72章 好好开车

第372章 好好开车(2/4)

就是由西北往东南,可不就是越往西北越高越粗?”

    哈哈……这样的吗?

    左朋干笑了一下:“如果按照这样推论,第二处阵眼在东南的努鲁儿虎山?”

    “不!”

    李定安往西北的方向指了指,“就在西北方向!”

    因为那里有阴山。

    阴山是北龙主脉,刘伯温的《堪舆漫兴》中言:北龙结地最为佳,万顷山峰入望涯。鸭绿黄河前后抱,金台千古帝王家。

    意思就是南、北、中三大龙脉中,北龙最有帝王之气。

    准不准不知道,但历数中国历代王朝,从北方起家的,占了九成。

    包括辽、金、元、清……

    “意思是要去西北……什么时候去?”

    “尽快吧!”

    李定安想了想,“过了元旦,我肯定要回京城,到那时候,就只能靠你们自己找……”

    “我明白!”

    左朋猛点头,“我现在就汇报!”

    他跑去一旁打电话,李定安又交待方志杰和探工、向导收拾仪器和设备。

    苏秀站在旁边,默然无言。

    全程她都没怎么插话,但说实话,很感憾,也有那么点怀疑。

    风水,龙脉?

    阵法,驱龙?

    就觉得很玄幻,跟看鬼吹灯似的?

    但她又无法解释,为什么荒无人烟的大山里会有一座墓穴……哦不,阵法遗址?

    还那么奇特?

    孤峰山腹中的巨形墓室、好几吨重的铜柱、栩栩如生的肉身佛,以及疑似皇帝脊柱炼成的法器……不论哪一样,都能在考古界和历史界引起轩然大波。

    关键的是,埋那么严,遮那么实,之前没被任何人发现过,也没任何标记,更没什么历史记载之类的痕迹查循,李定安是怎么找到的?

    而从头到尾,他都只是靠着一块罗盘?

    包括十数座墓葬的大型辽代墓葬群……李定安同样只靠了一块罗盘?

    用道理讲不通啊?

    “小于,京大考古系,还教风水学?”

    苏秀越想越奇怪,看了看不远处的李定安,“或者首师中文和历史系有这个专业?”

    大学里怎么可能专门教这个?

    至多也就是地理和建筑设计相关的专业稍稍涉及一点点……

    于徽音摇摇头:“大学里不教,他之前也没学过!”

    那奇了怪了?

    “他是现学的!”

    于徽音想了想,“十月中旬,他让我帮他到国家图书查资料,都是风水学的基础理论,应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

    苏秀猝然顿住:“十月中旬?”

    “嗯,就是十月中旬!”

    意思就是,他就学了两个月不到,就能拿块罗盘跑荒山里找墓,找古代遗址?

    一找就是十几座……

    更玄幻了?

    感觉怎么都想不通……

    她叹了口气,于徽音也跟着叹气。

    “怎么了,你也想不通……”

    “不是……”于徽音摇摇头,“他学东西一直很快……就像鉴定,就像考古,别人也没怎么教过,他自己就学会了……”

    一口气噎在了苏秀的嗓子里。

    这要不是于徽音,她非骂两句不可:就算他是你男朋友,但夸也要有个限度?

    “那你叹什么气?”

    “我就是想,他还要去西北……可能更辛苦!”

    确实很辛苦,但值得

    古人言“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又言“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理论水平再高,而不实践,那叫做纸上淡兵。

    事实也是如此。

    李定安靠着所学,发现了第一座除帝陵外的辽代家族式大型墓葬,发现了第一座风水类的大型遗址……

    特别是后者,还是全国首次发现……如此奇特而又新颖的遗址类型,文物部门和媒体部门肯定会大书特书,而每一次宣传与记录,也必然会出现李定安的名字。

    这代表什么?

    知名度,专业能力,以及影响力。

    所谓的权威,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当然,也不得不佩服:就这环境和工作条件,没比荒野求生好到哪里。

    李定安能坚持下来,确实了不起……

    ……

    不大的功夫,大部分的仪器都被送下了山,剩下的冲击锤之类的工具则留在了山上,留着明天用。

    李定安带着他们抄近道下山,边走边聊。

    “李老师,发掘辽代墓葬的项目,文物局不会批吧?”

    “差不多!”

    “那你能不能帮我们提供点思路!”

    让我提供思路?

    倒也不是不行,但道理不对。

    这是策划节目,如果抛开文物不谈,自己基本等于门外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