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逍遥小神捕 > 第1155章:革新原有制度

第1155章:革新原有制度(1/2)

    第章:革新原有制度

    对李的新制度,月华听明白了又似乎听不明白。

    李天顺道:“听不太明白也没什么,现在还不到这个时候,我只是先和你一个人说说这种设想。

    至于说娶你的事……不止是你,蝉儿、灵儿、圆圆、红儿要取就一起娶进门。

    我已经想好了,先在京城建一座府宅,等建好后再说。”

    月华看向李天顺幽幽的道:“怎么的,听你这话取了五个还嫌不够啊?”

    李天顺顿感头皮发麻,知道她是误会了,一脸严肃的道:

    “你想哪去了?当初我们的约定是不变的,我只是想把全国的局面再稳定一下,然后风风火火稳稳当当办个大婚。”

    月华转念一想也是,如果按原有的朝廷法度,现在国家已经很稳定了。

    可如果按李天顺的想法,将琼州岛的经验推广到全国,那将是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革,事情千头万绪还都十分棘手。

    李郎是个干大事的人,把这些事都捋顺出来再结婚也不错。

    ……

    两天后,太极宫内。

    以李天顺为首的内阁大臣都被叫到了这里,与女帝一起商议国事。

    这次御前会议与其说是女帝召集的,还不如说是李天顺召集的。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也为了权衡目前朝野内局势,李天顺在这之前就改组了内阁。

    由他任内阁首辅,张志伟为次辅,阁员有岳华峰、赵武平、王吉德,还有原来朝廷的三位大臣组成。

    这样的安排是有深意的,既有文官也有武将,又形成新旧势力五比三的态势,保证权力在李天顺这一边。

    按理说内阁已经完全交给了李天顺,女帝月华本没有必要参加。

    但今天讨论的议题却非常重要,是关于。行省制度改革的事,为了让这件事迅速通过所以就参加了。

    “见过陛下。”

    在李天顺的带领下,众人对着女帝躬身施礼。

    “免礼。”女帝一边回应一边坐到龙椅上道:“今日召集大家来此,是李首辅倡议的,朕只是过来给你们做最后的决断。”

    言罢看向李天顺道:“李爱卿,就由你来主持会议吧,朕就在这里听。”

    李天顺对着女帝笑了笑,看向众人道:“大家随便坐,随便坐。”

    有太监搬来了椅子在正堂摆开,众人都坐了下来。

    李天顺又让太监去泡茶,然后才道:“这段时日我一直在想,如今国家的行政效率太过低下,要改变这种制度,具体内容诸位都看一看。”

    随着话音落下,张志伟从袖中取出若干份文件,分别给于会人员发了一份。

    众人打开一看,内容是要将原来的道府制改为省市县镇乡的行政制。

    这是前几日李天顺就写完了的,只不过都是大白话,由女帝亲自润色后,让人印刷了若干份。

    自从李天顺改良了活字印刷术后,但凡公务用文皆都印刷出来,大大提升了效率。

    对于张志伟、岳华峰、赵武平、王吉德这些人来说,李天顺弄出的这套东西绝无问题。

    今日给其他三位大臣看,就是为了征求各方的意见。

    这三位大臣其实知道行省制,因为李天顺没有进京前,在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岭南道和琼州岛就已经开始实行了。

    他们也知道,这种行省制要比道府制优越得多,是在农耕会是基础上成立各级行政部门,大大提升了治理力度。

    不过户部尚书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看向李天顺道:“李首辅,我以为此法确是不错,但有一点儿担心。”

    看着这个由户部侍郎提上来的户部尚书,李天顺知道此人,在户部多年是个干吏,人品德行也不错,谦虚的道:“您说。”

    户部尚书道:“就是一旦实行,科举就要录取更多的人,因为按照您的行省制来算,做官的人要比以往至少多出一倍。”

    后面的话他没往下说,但所有的人都明白,他指的是钱的事。

    岳华峰道:“这一点你不必担心,我们以前在江南东西两道和其他地方都已经实施过。

    虽说官员增加了一倍,但办起事来也快了许多,收上来的赋税也是如此,最为紧要的是能更好的为百姓们谋福祉。”

    张志伟也道:“还有一点,大帅曾经提过废除科举的事。

    虽说这件事并不是马上要办,但从我们以往的经验看,广办学校、培养人才、择优选拔要比科举制强的多。

    而且这些人做了官后,为民办事的能力要比以往的官员要强,变相也增加了办差的力度。”

    听到这话,李天顺点点头。

    废除科举是件大事,特别是在全国推广。所以自己提出了三步走的计划。

    既第一年依照旧制,第二年改革一半,第三年彻底废除科举。

    在此期间李天顺的要在全国省会城市设立大学,在市县城市设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