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流民不给与大明百姓身份,而是按照外来之民管理。按照其表现,如参军、捐献、养殖、徭役等来打分。每年分高者转为大明之民,享受继续减免税收和延长土地租期的优惠政策。
杨林还强调,异族之民不得单独聚居,必须各族混居。要详细登记身份、族属、经历、家庭人口等关键信息,装订成册后上报叆阳参将公署备查。在保留他们生活习惯的前提下,必须实行“通行证”和出行报备制度。不能让他们在境内随意四处串联走动。以防其表面投到大明为民,实为建虏内应的事情发生。
杨林又给巴拉扎西下令,防间反谍一事属重中之重。侦缉队的侦缉范围不能只限于叆阳一堡,还要扩大到镇江和宽奠。缺少人员可以再招募,务必不使建虏细作混进来。即便混进来了也要即时抓捕。
强调不管是谁,只要涉及到建虏细作之事,一律先抓捕再说。勿使一人漏脱。同时鼓励民间对可疑人员匿名举报,只要情况属实,即可得到十两至五十两白银的奖励。
杨林告诉巴来扎西,侦缉队现在起扩编为“叆阳侦缉大队”,编制五百人。分侦察、缉捕、情报、策反、后勤五个中队。每个中队下设三个至五个小队不等。不仅要收集情报监控后金的动向,也要对后金的人员进行收买或策反。而且对可能存在的锦衣卫进行侦察监控。具体的细节和方法自己琢磨,尔后上报备案即可。
杨林还以前段时间各城堡出现侮辱万历皇帝和大明的后金檄文为例,重申这种无能丑事绝不可以发生在自己管辖之地。否则侦缉队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请大人放心!如果在您管辖的范围内有这种事发生,我以死谢罪提头来见!”
巴来扎西单膝跪在杨林面前大声的回复到。他此刻激动的浑身颤抖。侦缉队以前没有编制,也没有具体的职责。这次杨林明确了这些问题,说明侦缉队的地位在大人心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自己要是辜负了大人的期望,那么自己也就真的别活了。
杨林只在宽甸堡住了一晚就赶回了叆阳。因为现在不只是他一个人忙,所有人都在忙。归村并屯、建设堡寨、组建民团这些事先不用说。开采银矿、铸造火炮、军政事务、筹备讲武堂,以及研发水泥、火柴等一系列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的都需要他处理和解决。
以开采银矿为例,前期需要大量人力和投资。要不是以孙家为首的叆阳商家比较团结,积极配合杨林的决策。恐怕这事儿早就半途而废了。即便这样,银矿想见到收益最少需要两年时间。
杨林为此犯愁怎么弥补这两年的资金短缺期时,王长水从京师回来了。他还带回了一万两银票以及自己的家眷。
王长水爹娘早逝,只有一个媳妇和两个孩子。正好这次从京师返程时将她们接了回来。
杨林召集城中名流和手下诸将佐,设宴为王长水接风洗尘,场面很是热烈盛大。
王长水的媳妇张氏纯粹是农家妇女,五官姣好就是皮肤有些黑,中等的个头儿体态较胖。说话办事比较干脆,落落大方。其人和其子女颇懂礼数。即使面对众多的叆阳上层人物,也是不卑不亢大方应对。
杨林是不喜欢这种应酬场合的,但是必须要给手下这种场面。当王长水向杨林和众人介绍张氏和子女时,众人纷纷上前见礼并口尊一声“嫂子”或“夫人”。
张氏也是不落礼数,携子女向众人一一万福回礼。其既无傲慢无礼之状,又无忸怩无措之态。这让杨林及诸人对其好感倍增。
次日,王长水向杨林详细汇报了在京城的情况。原来那些战利品有一部进了达官显贵之门;还有一部分被江南的商家买走。好在孙家在京师有关系,所卖的银两基本都是当场交割没有拖欠延误。也没有人上门找麻烦。否则要是没有孙家的帮助,那些战利品即便脱手了银两也是不好要。
王长水建议杨林若是再有战利品需要变现,那么不如走水路去江南。哪里比京师还要富庶,可以规避被达官显贵赖账和找麻烦的风险。另外按照邢云衢的建议,让杨雷前往京师常住也不失为一步好棋。即可表明己方对朝廷的态度,也可利用这一点获取京师的动态。
杨林对王长水的建议很是赞赏。但是他还是把关注点放在对后金的军事准备上。按照历史的走向,明年,也就是天启元年初(1621),明金之间着名的“浑河大战”就要打响。这一战不比萨尔浒之战影响小。他希望带领叆阳标营参加这一战,即便不能参战也要对方不能赢得太轻松。
熊廷弼在给明廷的奏报中提及后金军常用的战法是,“死兵(重甲)在前,锐兵在后。死兵披重甲,骑双马冲前。前虽死,而后仍复前,莫敢退。退即锐兵从后杀之。待其冲动我阵,尔后锐兵始乘其胜”。
这段话生动的描述了后金军针对明军的战法。再结合后金方面的记载,得知后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