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九百六十六章 人事

第九百六十六章 人事(2/3)

 但,对他来说,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至少,他两次被擒后,都得到了非常体面的优待。

    即使槛送汴京的路上,也是好吃好喝的招待。

    进京后,更是享受着如同大宋驸马一般的待遇。

    刑恕甚至还安排了歌姬舞女,陪他消遣。

    尤其是第二次,被槛送入京后,赵煦特意下诏,要求有司‘务必善待西夏驸马’。

    道理是很简单的——假如你在战场上,发现了对方的统兵大将是个草包关系户。

    那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当然是保护起来!

    所以这位驸马爷在汴京的时候,甚至有一定人身自由。

    两国议和后,这位驸马再次被送回西夏。

    然后他就发现——家没了!

    西夏国相梁乙埋,以拽厥嵬名,丧师辱国的罪名,将拽厥氏的部曲、牧场统统吞并。

    拽厥嵬名,成了丧家之犬。

    好在,兴庆府的太后,对于这位驸马爷还是很关照的。

    同时因为拽厥嵬名,有两次被大宋生俘的经历,使其在汴京城中居然建立了关系。

    尤其是他和刑恕之间,可以通书信。

    这个优势在其回国后,被兴庆府中孤立无援的小梁太后所看重。

    便将其任命为负责与大宋谈判,增加边境榷市的负责人。

    其也靠着,熟悉大宋情况,且能和刑恕沟通的优势。

    竟真的谈成了,在大宋河东路、环庆路以及鄜延路三地,增开四个边境榷市的条约。

    大量大宋商货,通过这些榷市,源源不断进入西夏。

    而西夏人的青白盐、皮毛等优势商品,也源源不断的通过这些榷市进入大宋的陕西、河东。

    一时间,大宋的丝绸、茶叶,有了销路。

    而党项人的盐和皮毛、玉石,有了买家。

    可谓是双赢!

    特别是,西夏的青盐,质量高,价格便宜。

    在进入陕西后,使陕西盐价骤降。

    陕西诸路那些吃不起盐的百姓,现在也能买得起盐了。

    在民生角度上,这是一个大好事。

    于是,这位驸马爷就借着这些功劳,在兴庆府的地位水涨船高。

    如今,已是小梁太后面前的红人。

    此番更是担任了入宋朝贺正旦的正使。

    只是,当拽厥嵬名,在垂拱殿的宫宴上,亲眼目睹了赵煦热情亲切的招呼辽使之后。

    这位驸马爷,吓得连魂都要碎了。

    宋辽如此亲密!

    对西夏来说,是最大的噩梦!

    宋辽两国再这么你侬我侬的下去,搞不好,他们就可能订立针对西夏的瓜分密约——你拿灵州、夏州;我取河套、贺兰。

    于是,拽厥嵬名在第二天通过礼部的渠道,给赵煦上了一张札子。

    在这张札子上,这位西夏驸马爷,自然是极尽挑拨离间。

    还说了西夏正在求娶辽国公主的事情。

    赵煦看完,只是冷笑一声。

    然后他就派刑恕去问了一声耶律仲宣——朕听说,西夏正在求娶大辽公主?

    耶律仲宣一听,当即把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般,然后就写一封诚恳的奏疏。

    赌咒发誓,大辽天子从未答允西夏的和亲请求。

    就差没有直接说——我大辽公主焉能配西戎贱种?

    经过这个插曲,大宋方面就开始了和辽国、西夏进行谈判。

    都是围绕经济。

    西夏人方面,自然是想继续增开榷市,并扩大榷市贸易的规模。

    同时,他们还请求增加青盐进入大宋的额度。

    在宋夏议和后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在赵煦的遥控下,大宋沿边各路,严格执行了赵煦的命令——敞开贸易。

    不再抠抠搜搜,也不再打压和限制边境商贾和党项人交易。

    大量丝绸、茶叶涌入西夏。

    然后通过丝绸之路,进入西域、中亚。

    同时,大量廉价的青盐,涌入陕西、河东。

    使当地盐价直接腰斩。

    西夏在这个过程中,赚的盘满钵满。

    大宋沿边各路的豪强、文武官员,同样吃的满嘴流油。

    这使得兴庆府的小梁太后的窘境,大为纾解。

    至少,兴庆府能有资源,重新整军,与拥兵在外的国相梁乙埋相抗衡。

    但,梁乙埋也不亏,他同样靠着边境贸易榷市,大赚特赚。

    根据熙河路的报告,这位西夏国相,现在正率军在河西走廊的甘州、凉州、瓜州、沙洲,大肆镇压和抓捕当地的回鹘部众。

    然后,将这些回鹘人往熙河路送。

    无分男女老幼,一个二十贯精铁钱。

    大白高国的国相,正拿着赚到的精铁钱,打造着属于他的铁鹞子。

    此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