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士大夫就是这样的。
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会拼命的保护,已有的社会秩序。
并幻想着这样的世界,将永恒不变。
因为,只要世界永恒不变,那士大夫们就将永远高高在上。
所以,庆历新政的时候,他们反对。
所以,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当年庆历新政的参与者们反对。
所以,现在,当一个可能摧毁现有秩序的东西出现时。
可以预见,大部分的士大夫们,包括新党的那些人,十之八九还是会反对。
所以,赵煦才会让利于‘民’,才要把勋贵外戚元老们拉下水,才要塑造出一个儒家标准意义上的明君形象。
不这么做的话,赵煦要做的事情,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
故此,赵煦也不恼,只是笑着道:“学士勿忧!”
“一切都在朕的掌握中!”
“上个月,朕已命刘惟简出封桩库钱与府界各县,收购农户所有的土布……”
作为现代留学生,赵煦深谙着维稳之道,关键在于及时掌握地方民情。
所以即位之初,他就命探事司,重点关注汴京物价,并依托汴京新报的网络,追踪汴京城各厢坊的主要民生物资价格的涨跌。
经过三年发展和经营,探事司的网络和情报能力,自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其他地方姑且不提,眼皮子低下的开封府府界诸县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不可能瞒得过他的。
自然的,他可以及早准备针对性的政策,并在危险到来前,及时踩下刹车。
“此外,汴京城中的纺织作坊,也在大量吸纳着民间的空余劳动力……”
“一个月学徒也能拿到每个月两贯的工钱!”
“若是熟练工,月俸如今已经能达到七八贯甚至十余贯!”
“所以啊,学士的担忧,有些因噎废食了!”
刑恕听着,低下头去:“臣莽撞了!”
赵煦呵呵一笑:“所以,学士现在知道,朕为何要将綀布卖去辽国了吧?!”
“朕需要确保綀布价格,在短期内不再下降,同时减少市面上的綀布数量,避免其大量流入其他州郡,造成一些‘不忍言’之事!”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内源性弊病。
资本从诞生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就在不断的追求着利润,追求着市场。
资本天然的渴望着,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
赵煦要是不拉着、控制着。
信不信,明年这个时候,汴京城的海量廉价綀布,就会横扫包括开封府在内的整个环京畿地区州郡。
并摧枯拉朽的摧毁所过之处的一切小农经济。
而且,綀布只会是个开始。
很快,随着两浙路的廉价蚕丝入京以及来自熙河路的大量棉花入京。
数之不尽的廉价绢布、棉布,也都必然会从汴京城,涌向四面八方。
赵煦记得很清楚的。
现代的《资本论》中,有这么一句话: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如今,虽然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生产力的进步,也只是露出一个萌芽。
但,随便一个大一点的纺织作坊,每个月所生产的綀布,也已经超过了大宋大部分州郡一个县全年的布匹产量。
这就是工业的魔力!
哪怕,现在的所谓的纺织作坊,实际上根本算不得工业。
充其量,只能算是半机器半手工生产。
但其生产力的进步,所带来的乘数效应,也不是小农社会能够抵挡的。
用现代的话说,这是降维打击!
而在同时,赵煦也注意到了随着大量綀布涌入市场,市场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
这也可能导致价格踩踏,造成綀布价格崩盘。
从而可能刺破本已开始繁荣的纺织市场泡沫,造成一场中古的经济危机。
赵煦怎舍得现在就刺破这个泡沫?
所以啊,从六月开始,在察觉到市场不对劲后,章衡控制的户部,就在赵煦的遥控下开始出手,在市场上收购綀布,以控制綀布价格,如今户部已经在市场上收购了不下十万匹的綀布,以稳定綀布价格。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这个时候,想要支撑綀布价格,就必须给正在不断兴盛的纺织业,找到一个市场。
一个可以倾销产品的市场!
暂时来说,这个市场,不能是大宋的州郡。
因为,一旦廉价的工业产品,冲入这些市场。
赵煦知道,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起义!
而且是赵官家们最害怕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赵煦只是想了想,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