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里,多数官员都沉默着没有说话。
谁都能够看得出来,严世蕃在大刺激之下,已经准备一 人之力,扛下所有罪责。
知道自己没有脱罪的余地,严世蕃甚至都没有辩解,
接就承认了。
他认罪认得这么干脆, 因为他要是死不认罪,
到时候直接将他催眠,
反而让叶澜觉得有些可惜。 叶澜还能奏请使用移魂**。 说不定还能获得一些更劲爆的消
息呢。
可惜啊,可惜。
严世蕃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说到底也是豪门贵族子弟,即便是个二世祖,但他该有 的能力还是有的。
特别是在大是大非的取舍上,他心中很清楚。
只不过他的大是大非,利益偏向于自己的家族,而不是 整个大明。
N “八二零”严嵩看着自己的好大儿,心中是说不出来的滋 味。
一方面他恼怒,这个不孝子居然去勾结倭寇通敌叛国!
另一方面他又欣慰,至少在这种关键时刻,他还是知道 保存家族的。
在严世蕃叩首完毕后,严嵩眼中已然全部转化为了冷漠 ,强行定住自己的心神。
他跪在台阶下,大义凛然的喊道:“不孝子所言极是,还 请陛下明察秋毫,清明武断!
此言一出。
官员们纷纷低语起来。
都道虎毒不食子。
严嵩为了保全严家,这可真是发狠了。
严嵩的政敌更是低呼。
“不好!若是陛下真听信谗言,严党还真不会垮!”
“罪状有严世蕃此子抗下,严阁老以两朝老臣的功劳,换 个活命之法还真可以。”
“哼!即便他能活下来,定然也不能身居高位,以后严党 不足为虑!”
“不好说,严嵩不死,严党一派精气神犹在,恐其卷土重 来啊,魏忠贤便是先例。”
官员们议论纷纷,声音小的只有身边自己的人才听得见。
可是奉天殿里文武百官再加各种其他人员多的是了。
一个两个嗡嗡之声不大,但大家都在议论,声音就变得 嘈杂起来o
曰 而且前着声音越大,你要是说的小声了,旁边的人根本
就听不见,所以不得不也放大了声音。
以至于整个奉天殿,到了后面都充斥着大家讨论的声音 ,谁都听得见。
严嵩紧咬牙关,没有去反驳那些人。
直到此时正在关键时刻,自己不能再轻举妄动,免得再 被他们找到把柄,可就得不偿失了。
天武皇帝则是相当为难。
如果严世蕃稍微狡辩一下,他还能用各种借口直接把严 嵩也ft下去 甚至杀掉。
冋石偏偏k给二柱祖站这个时候就仿佛开了窍一样,居然 扛下了所有罪责。
严嵩也用自己多年的功劳换得一个留命的机会。
他毕竟是两朝老臣,多年以来还是有些功劳的。 甚至他还是先帝留给他的“股肱之臣!
如果自己把他杀了,少不得名声要降低许多。 这是天武皇帝不愿看见的。
叶澜看天武皇帝那为难的脸色,大概能够猜得到他的处 境。
这不由得让叶澜觉得有些无奈。
朝堂之上就是这样,很多事情都要瞻前顾后,考虑的实 在太多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愿意来朝堂上大展身手的原因。
因为依照他一直的行事风格,稍作布置就可以凭借实力
平推过去。
但在这个时候不行,即便他有强大的武力,也无用武之 地。
叹息一声,叶澜又站了出来。
皇帝这一方终究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当恶人的。 刘喜、魏忠贤之流,现在根本不够格,说不上话。
袁笑之政治眼光又不高,可以说刚正不阿,只会听命行 事,这种事情指望不上他了。
而其他锦衣卫的人明哲保身,不愿卷入这场明面上的争 斗。
至于朱无视、诸葛正我他们,就更不用指望了。
他们巴不得天武皇帝出错,名声大降呢。
所以看来看去,在这朝堂之上,能够帮天武皇帝的,也 就是他叶澜了。
从这个也不难看出,天武皇帝在朝堂之上的阻力是有多 大。
要知道这可是他最近几年情况最好的一次了,都是这个 样。
可见以前没有叶澜的时候,天武皇帝在朝堂之上都是举 步维艰。
一方面身为锦衣卫千户,叶澜有发言的资格??… 而且他的官位低,很多话也才能从他的嘴里说出。
另一方面他又身为大明的伯爵,站在维护大明的角度上 ,他也更有资格站出来了。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