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入学的礼仪那可是相当繁琐二严肃的。
不过叶澜却乐在其中。
这种事情可不是随随便便都有机会接触到的。
即便是在古代,普通人也根本接触不到这种正规的入学 礼。
能够接触到这些的,要么是达官显贵,要么就是读书读 出了头的人。
普通百姓,能够上个私塾就不错了,拜一拜至圣先师孔 子都算可以了。
哪里像现在场面搞得这么大。
连阁老、尚书、侍郎……这些高官都是表情严肃的在外
站着,不敢有丝毫逾越。
只能说,读书从古至今可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别说是鹿鸣书院了,其他书院也是一样。
面试、笔试一应聚全!
天下人挤破脑袋,每年就这么二三十个名额,所以说入 学的门槛很高。
当然,有身份、有势力、有钱财、有地位的人,多多少 少能走一些后门。
所以鹿鸣书院能有四个班,总共有接近百名学生! 别看百名学生也就是现在一个大学班级的人数一半都不
到。
但放在这个时代,那就是有数的书院了,是排得上名号 的。
毕竟这些学生今后可是要进国子监,然后就步入仕途。
妥妥的官员预选地啊,规格跟以后的大学可不是一个层 次的。
像什么东林书院,江南书院这种有着明确党派倾向的书 院,最多也就两个班呢……
话又说回来,那么通过了考试之后,是不是教学前把学 费给了就能来上课?
那你就想错了。
从古到今读书这个事情都是非常庄重的。
咱们中华文明是讲究礼仪的,在古代有肆大礼。
包括:“成人礼”、“婚礼”、“葬礼,以及很重要的“入学 礼!
能够和另外三个人生大事相并提,可见今天是多么严肃 庄重的事情。
叶澜看着,也感觉自己是长了见识。
只听应墨林高喊一声:正衣冠〃 〃!
聚集等候在礼堂之外大院上的百名学子,以及各位家长 纷纷整理自己的妆容仪表。
应墨林还在期间高声道:“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 色,顺辞令。
诸位,礼! ”
他的话语不急不缓,随着最后一个“礼字出口。
即便是位高权重如严嵩这人,也赶紧双袖一挥,朝着大 院里的孔子像,远远的鞠躬一礼。
期间没有任何一人敢发出声音,又或者表现出不耐烦的 神色。
叶澜同样跟着行礼,没在这个时候表现自己的特立独行。 他也听明白应墨林的意思。
就是说:这礼仪的产生在于行为举止要得体,仪容要端 庄,言辞要顺。
最后朝着孔夫子一礼,表示他们已经诚心敬意,准备读 圣贤书了。
到黑压压的人群抬起身子,各位长辈,才转身又为自
己的孩子,整理了一下衣领。
这时应墨林才又道:入学宫,行拜师礼!
这就是入学礼的第二步!
行拜师礼!
这时候家长们才能松开手,对着自己的孩子轻声嘱咐, 让他们好好学习之类的。
嘱咐完毕,一名又一名的学子才能进入到大院之中,恭 恭敬敬面对至圣先师孔圣人行九叩首之礼。
老师们也是从旁边小门早就进入了其中。
坐在了院子正前方,孔子像之后,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教 师椅上。
不因为其他的。
是因为这些学生在给孔子像拜完之后。 然后还要再向先生行三叩首之礼! 最后学生要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
虽说,叶澜面容易年轻,坐在那里,跟学子们的年龄差 不多大。
但不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就是有资格! 毕竟是皇帝和书院,院长们都同意了的。
所以看着一个又一个的面孔,在自己面前三叩首。
叶澜心中暗爽,面上的表情却要显得庄严肃穆,绷得他 有些难受o
—特别质看到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即便一脸不情不愿,还 是得在他面前跪拜。
叶澜就更爽了 O
忍不住朝着大院门外,吹胡子瞪眼的严嵩看去。 没有露什么威胁的表情,只是淡淡一笑。
反而让严嵩气急。
这小狐狸!
气煞老夫!
好在叶澜也知道场合,没有过多的撩拨严嵩。 同诸位老师一起,伸手虚扶,让学子起身。 然后他们便挨个上前送礼。
就是六礼束脩。
这可不是什么贿赂。
所谓六礼束脩就是古代拜师礼的时候,弟子赠送给师 傅的六种礼物。
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