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踏开关控制,直视下见黏膜面发白、冒烟、出血停止,即撤去电极。
观察一两分钟,出血停止后,退出内镜。
一般的胃出血,都可以用高频电凝止血法。
第四种还有激光(氨离子束凝固)止血。
内镜检查确定出血病灶,经内镜活检孔道导入光纤,调整角度钮,瞄准出血灶,设定光纤输出端功率。
氨激光需6~9w,而nd:yag(掺牧钉铝石榴石晶体)激光需40w。
照射时光纤输出端,应距离病灶0.5~1.0cm。
激光发射角度,应掌握在70°~80°。
每次脉冲时间3~5秒,经照射治疗后,病灶表面凝固成一层灰白色的炭化层,而止血。
第五种则是微波凝固止血。
开始都是内镜检查确定出血病灶。
将连接微波发生器的同轴电缆,送入活检孔道,将电极刺入出血灶边缘黏膜下。
功率调整在40~50w左右,凝固时间在10~20秒,分点凝固至黏膜发白、出血停止即可。
当然这五种内镜下止血方法,都需要有注意的地方。
局部喷洒药物止血时,对胃内有较多血液、视野欠清者,应给予冲洗。
微波凝固止血时,探头上如有凝血块或坏死组织附着,应及时清除,否则将影响疗效。
而且各部位消化管壁厚薄不同,警惕发生穿孔。
高频电凝、微波凝固止血、激光止血等有误伤消化道的可能。
为了减少胃肠蠕动,可给予解疼药和镇静剂,如肌内注射山條若碱、地西洋(安定)等。
还有止血夹止血,以及血管套扎。
止血夹止血是内镜检查确定出血病灶,显露血管,通过钛夹置入器,利用钛夹钳夹出血部位,应连同组织一起钳夹。
血管套扎,跟止血夹步骤差不多。
当然了,这些内镜下止血方法,除了注意事项,还要注意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