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红楼御猫 > 第五百零七章 林公主公堂问案

第五百零七章 林公主公堂问案(2/3)

    黛玉啪的合起了手中的《大夏律》,凤眼微眯。

    “崔县令,百两银子的确是笔不少的钱财。但你问问孙屠夫,他要这百两银子吗?”

    一百两,足够一家三五年之用。

    但跪在堂中的孙屠夫,明显不想要那一百两白银。

    义务教育推行这么久了,顺义县的官学中,仅有百余名女子入学,其中还有大半是乡绅富商,像是孙屠夫这种农户小商贩,能把女儿送进官学读书,绝对是心疼自己闺女的。

    “公主贵人,草民不要银子,草民就要一个公道!”

    孙屠夫没有抬头去看父母官崔翔,只是一个劲的咚咚咚磕头,额头都磕出血来了。

    黛玉让亲兵将其扶起,叹了一声说道:“伱家的事,本宫已经清楚了。但崔县令的判决没有问题,按照律法,最多也就是罚银赎罪……”

    孙屠夫眼中露出了绝望之色,已然忘记了什么尊卑身份,当堂悲戚喊道:“难道律法就是保护坏人,就因为他们的年纪小?”

    这一问,甚至让堂外站着的数十县学学子都陷入了深思。

    他们都是身具功名的生员,自然对律法均有涉猎。此时稍一琢磨就发现了一个事实,好像……大概……

    ……

    县学大堂中的黛玉、县令崔翔以及教谕统统被孙屠夫的这一问给问了个哑口无言。

    他们没有办法回答孙屠夫悲戚的询问,崔翔甚至对律法的存在产生了质疑。

    “此言差矣,律法或许会有漏洞,但律法的存在是必要的。若无法治,天下何以安?”

    黛玉年纪虽小,但却最是敏感。在短暂的失神后很快就稳住了心绪。

    她用轻柔的声音,说出了足以只振聋发聩的话:“既然律法有漏洞,补就是了!”

    在崔翔震惊的目光中,黛玉将桌上的镇纸当成了惊堂木,啪的一声拍了一下。

    “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孙屠夫,本宫今日就替你补上这个公道。但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就看你敢不敢了。”

    孙屠夫扑通一声就又跪了下来,咚咚咚的连磕三个响头,激动的高呼起来。

    “只要能给草民那可怜的女儿求得公道,但凭贵人驱使,草民就算死了也心甘情愿。”

    黛玉眼神坚毅异常,嘴角却是微微上扬。

    她制止了孙屠夫继续磕头:“谈不上死字,不过需要你随本宫前往京城一趟,本宫需要你在陛下与文武百官面前,亲口讲一讲你女儿孙绮所遭遇的事!”

    贾琮带着九十九名营州左屯卫的骑兵快马赶回城中,问清黛玉的行踪后,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县学大门外。

    大门口挤满了百姓,人数最起码有数百甚是上千。

    骑兵的马蹄声惊醒了看热闹的人,纷纷为贾琮让开了一条路。

    黛玉看到贾琮进来时,脸上露出了一丝轻松。

    “琮哥儿,借你金令一用。”

    工具人贾琮被黛玉“晾”到了一边,黛玉手持金令,将其高高举起。

    “陛下金令在此,见令如见陛下!”

    崔翔已经顾不上惊讶了,从椅子上站起,躬身拜下:“臣顺义县县令崔翔,恭请圣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堂中的县丞、教谕等大小官吏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跟在崔翔身后,躬身拜倒:“臣等恭请圣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是殿外的学子、百姓,或是作揖或是跪地,齐声高呼万岁。

    这可是皇帝老爷的金令啊,八辈子才能见到一回。

    “顺义县官学生赖氏女彩华、燕氏女晓希等七名官学生欺凌女童,致其心神失常…虽然《礼记·曲礼》有载:‘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国朝律法有恤幼之规,但律法亦有矜弱、惩恶之责……”

    黛玉抽空冲贾琮俏皮的眨眨眼,随后俏脸一凛,冷声道:“本宫今日奉天命,重审孙绮之案。法有遗漏,本宫以陛下之金令补之。来人,移驾顺天县衙,传召赖氏、燕氏等案犯……”

    案子真的很简单,简单到黛玉压根就不需要过多的去寻找证据。

    甚至就是赖氏、燕氏等乡绅,都没有对案情有什么异议,唯一的异议就是黛玉最后的判决。

    “顺义县官学生赖氏女彩华、燕氏女晓希等七人,除官学学籍,监三年,并处罚银每人一百两。念其年幼,缓期三年,三年后入顺义县大牢服刑。”

    “赖氏、燕氏……等顺义县十一户乡绅,造谣生事,欲以舆论干涉有司判决。各杖三十,罚银二百两,充入顺义县官学,以做学堂之用。”

    判决一出,县衙内外都炸了锅。

    像是赖氏等几个直接要受刑的乡绅,当即联名反对,并叫嚣道:“此案不公,有违《大夏律》之规定。公主殿下便是身份尊贵,也无插手地方事务之权,我等不服!”

    “就是,如此明目张胆的违法律令,此乃乱命,恕我等不敢从之,必当入京上告有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