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红楼御猫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夏特色帝国主义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夏特色帝国主义(2/3)

监察地方官吏,有直奏御前之权……”

    原本贾琮想直接从前世“借鉴”比较成熟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之策,但此时民智未开,搞前世西方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

    还是退而求其次,先将监察权提出来,在地方上建立监察司,与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形成行政、司法、监察三权分立。

    这算是大夏特色帝国主义的三权分立,没毛病!

    当然,这只是贾琮的想法,能不能通过皇帝老爷还有内阁的同意,这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刘弘还是很看好贾琮的“三权分立”之策。

    虽然此时的大夏已经有了龙禁卫这个监察衙门,但龙禁卫是只属于皇帝的“特务机构”,天然跟朝中的文武不对付。

    如果可以将都察院的品级提高到六部等同,然后在地方设立都察院的直属机构,比如贾琮谏言的监察司,那么,这样的监督机构,应该不会被朝臣那么抵制……吧!

    刘弘对此有信心但信心并不是那么足,谁没事会愿意头上多个爹。

    “依你的意思,是想让都察院在地方设置下属的衙门,以制衡布政使司?”

    贾琮摇了摇头,伸出了两根手指。

    “不只是布政使司,监察司的职责,应当是监察地方官吏,同时对提刑按察使司、地方州县的案件审理判决进行监督,并有权对案件有异议的地方进行质询监督……”

    说白了这个监察司,就是前世的检察院,监督司法、清查贪腐等等。

    贾琮对这些了解的不是很多,只能依照自己快要模糊的记忆,尽量去完善他对监察司的设置规划。

    刘弘很认真的倾听了贾琮的看法,最后饭也不吃了,提笔在纸上刷刷的写着。

    两人就这样一人说一人写,耗费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最终写了一份厚厚的札子,并让内侍送去了后宫皇帝处。

    “终于完了,四哥,咱们歇一歇~”

    贾琮瘫在椅子上不愿意动弹,刘弘揉着酸痛无比的右手腕,瞧着殿中的两大堆奏章,无奈苦笑起来。

    他也想歇着,可这些折子要么是内阁无权批阅,要么是内阁认为必须是直送御前的重要奏章。

    今天若是歇了,除夕、正旦那两日还过不过年了。

    而且这会殿中正有个极好的帮手,岂能放过这个好机会!

    想到此处,刘弘的脸上挂满了苦涩与疲倦,跟贾琮幽怨的抱怨说:“别提了,父皇把朝里的事都扔给了我,我已经好几天没怎么睡了。你瞧瞧我这眼圈……”

    贾琮瞅了一眼太子爷的脸,的确是有着重重的黑眼圈,看起来疲惫而又虚弱。

    (太子妃张六姑娘:夫君昨夜真是劳累了,来人啊,去煮碗参汤,本宫一会给太子爷送过去补补!)

    再看看那两大堆奏章,看来这皇帝果然不是人干的事。

    历代帝王短命者多,不是没有原因的!

    “好吧,好吧,我帮你!”

    贾琮咬了咬牙,太子爷对他很好,又是个贤明之君,累死了他从哪里再去找个这么好的君主。

    他叹了一声,嘟囔道:“不过也不能白帮,四哥也得帮我个忙……”

    刘弘闻言咧嘴笑了笑:“你说,只要是我能办到的,一定帮!”

    ……

    作为大夏的财神爷,林如海这个户部尚书可能是除了值守内阁的大学士外,国朝唯二还在衙门加班的一品大员了。

    桌案上摆满了各地送来中枢的公文,林如海一边翻阅,还得一边进行记录汇总。

    户部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那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

    临近年节,像是太常寺、光禄寺以及礼部比平时更加繁忙,相对应的,这几个衙门时不时就送来一份要银子的文书,让户部也不得不跟着忙碌。

    “部堂,永丰侯来了。”

    书吏很有眼色的迎着贾琮进去,随后送上茶水点心后就规规矩矩的去了门外守着。

    林如海见女婿过来,毫不客气的扔给他一堆文书。

    “来的正好,把这些账目算一算……”

    嗯?啊~

    贾琮当场就傻了,合着今日不宜入皇城?

    可惜心中就是再不情愿、再苦再累,老丈人安排的活他还得干,而且要干的漂亮。

    他提起笔来,又一次开始将整个人埋入公文堆。

    “对了姑父,我给您找了一个好助手,等年后就会到户部来。”

    “哦?谁啊?竟然能得到你的一个好字之夸。”

    林如海也好奇起来,自己的小女婿他还是很了解的,非一般人绝不会被其赞一声好字,并推荐给自己。

    只听贾琮说道:“就是薛家的宝姐姐,我方才跟太子殿下说过了,后又请示了陛下,陛下说,让宝姐姐过完年来户部试试,就以主事之衔,辅佐姑父处理户部之事。”

    “薛家丫头?”

    林如海的第一反应就想说句荒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