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寻幽探异实录 > 第1598章 打自己的脸

第1598章 打自己的脸(1/2)

    “几百年后,法国探险家凯尔盖朗也发现了这个遗迹。”

    “而且是经过郑和‘改造’的遗迹。”

    “除了那条没改造完成的‘宝船’,也许还留有一些更夸张地东西。”

    “这家伙搜罗了一番,不小心将‘变异菌’释放了出去。”

    “造成了岛上的生态环境短时间发生巨变。”

    “史料记载,凯尔盖朗屁颠屁颠跑回去,跟路易十五汇报工作说发现富饶的群岛,随后被路易十五以欺君之罪扔进了大牢。”

    “我估计他并没有说出来在岛上发现‘遗迹’的事情。”

    “他应该也看出来了,那条‘宝船’绝对是‘天朝出品’的‘高端黑科技’。”

    “这个发现如果公布于众,不光狠狠打了各个‘航海强国’的脸,而且自己也许能像哥伦布、麦哲伦一样名流千古。”

    “也许被关进大牢的他心生怨怼,也许是想靠这个‘秘密’给自己换一条生路。”

    “总而言之,这个‘秘密’最终没有被路易十五知道,反而被英德美这几个国家知晓。”

    “这才有了这几个国家在1875年跑到凯尔盖朗岛上建设‘天文观测站’的行动。”

    “发现的‘东西’也让三个国家‘大吃一惊’。”

    “里面的‘科技’远超那个时候的水平,索性将‘凯尔盖朗遗迹’拆了个七零八落。”

    “‘宝船’上的‘青铜机械’,‘遗迹’里的‘菌科技’,甚至连可能刻绘有某些图案文字的整座山洞的洞壁都拆掉,所有有价值的‘物件’全部打包带走。”

    “这才留下了我跟胖子看到的那个光滑的洞窟。”

    沈薇这时候提出了疑问:“各种上古遗迹咱们也去过不少,凯尔盖朗岛上能留下什么值得三国这么重视的‘科技’?”

    鼎羽长叹了一口气,慢条斯理的说道:

    “如果是涉及到某些‘金属加工、制造、能源利用’方面的‘设备’呢?”

    “要知道‘人类科技’的发展应该是有迹可循的,可历史上偏偏出现了几次‘无迹可寻’的‘科技大爆发’。”

    “工业革命!”沈薇惊呼。

    鼎羽肯定的说道:“确切的说,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也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让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德国人在1876年研制出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西门子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并且同步推出电力设备租赁……”

    “1879年,柏林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规模化电气铁路的城市……

    “1876年发明的托马斯炼钢法,让德国钢铁产量短时间增长了十倍,控制了全球接近一半的军火市场。”

    “1876年英国推出的精密机床,让全世界的机加工上了一个台阶。”

    “同年的美国,贝尔发明了电话,爱迪生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后来建立了通用电气。”

    “往后的几年,电灯、录音机、电报、电池、采矿和铁矿石研磨、水泥、电影……各种发明跟白捡的一样的冒出来。”

    鼎羽停顿了,继续说道:

    “但是有一点都被大家忽略了。”

    “这所谓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时代’,更多的是在‘科技应用’层面的爆发。”

    “换句话说,我认为他们可能在‘遗迹’里得到的都是‘应用’,而把最根本的‘菌’忽略了。”

    “当然也可能那时候对于‘生物、微生物’乃至‘原子、物理’并没有更高的理论基础有关。”

    “在那个年代,来凯尔盖朗岛‘捡漏’的人,很无知的忽略了那些散落的‘金属陨石碎片’和已经泄露出去的‘变异菌’。”

    “三家用两年时间,瓜分了洞里留下的‘科技’,秘密的掩埋了洞穴离开了凯尔盖朗岛。”

    “按照时间来计算,那时候法国刚好处于拿破仑三世那个倒霉蛋下台没多久,1876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正处于比较派系倾轧的混乱阶段。”

    “英美德钻了个空子打了个时间差,偷偷把凯尔盖朗岛上的值钱玩意都弄走了。”

    “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部选出‘老大’政局稳定下来的时候,才反应过来是不是错过了什么东西。”

    “于是有了后来在凯尔盖朗岛上的‘开煤矿’的举动。”

    “可惜一切都晚了。”

    “将山体挖的千疮百孔也没搞清楚英美德曾经在岛上搞过什么鬼。”

    “岛上毕竟有六千多平方公里,以19世纪的运输能力,勘测能力,再加上其他三家暗中作梗,想要发现点什么难于登天。”

    “‘凯尔盖朗遗迹’的发掘,最终不了了之。”

    罗莉想了想问道:“那些被释放出来的变异菌呢?遗迹挖掘的时候,法国人挖矿的时候为什么没受到影响?”

    鼎羽从口袋里掏出一小节从煤矿里带出来的“黑木头”,将木芯里的变异菌展示给大家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