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糜汉 > 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

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2/3)

属吏,邓芝有监察不严之罪,他们自然一个个也逃脱不了。

    就在荆州众臣,都在向糜旸请罪之时,陈到开口为邓芝解释道:

    「李严贵为前将军,位分在邓刺史之上,况李严手握重兵,又承担着防备荆北的重责。

    今王题已然逃往北方,若之前贸然上奏朝廷,邓刺史手中并无人证,想来李严定会死不承认。

    毕竟王题叛逃,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而要是邓刺史逼之太甚,又恐荆州有肘腋之患。

    况此事发生时,邓刺史恰好得知大司马即将来荆州,故为稳妥计,邓刺史本想着待大司马到来后,再禀报此事。」

    说完这番话后,陈到又小声的说出了一个理由:

    「况李严乃东州大臣......」

    陈到的这句话声音很小,小到只有糜旸一个人能听见。

    而在听到陈到的这句话后,糜旸方才后知后觉。

    朝野上下许多人都知道,刘备在世时,曾有意将糜旸抬为东州系大臣的领袖。

    而李严又是东州系大臣的中流砥柱,任何想要动李严的人,势必都会优先考虑到糜旸的存在。

    故而邓芝的顾忌,是很正常的。

    诚然季汉的政治环境,不如曹魏那般充满了勾心斗角,但要说季汉的大臣都没有自己的小心思,那也是不可能的。

    糜旸也不可能要求,季汉的每位大臣都如诸葛亮那般,无视个人利益荣辱,品格无限接近于圣人。

    而这也是陈到为何会趁着酒意,询问试探糜旸的缘故。

    若是方才糜旸没表现出以公为重的态度,那么陈到就会以醉酒为借口,将今晚的事合理地揭过去,并私下里会劝邓芝另想他法。

    陈到不是信不过糜旸的为人,相反的,陈到是很认同糜旸有「先帝遗风」的风评的。

    可恰恰如此,陈到今晚才更要试探一下糜旸。

    世人皆知刘备仁义,但世人也皆知,刘备是个十分重情义的人。

    当年糜芳在荆州倒卖军器,都快卖成荆州首富了,关羽也曾向刘备举报过这事,但刘备知道后,竟连一道斥责的文书都没有......

    谁人保证,有刘备遗风的糜旸,不会采取如当年刘备一般的做法呢?

    糜旸没想

    到,李严不法的锅,竟还能沾到自己的身上。

    可仔细想想,这锅他还真不能完全甩开。

    毕竟既然享受着利益,那自然也要承担利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一想到这一点,糜旸更气了。

    「石苞!邓艾!」

    作为糜旸的亲信将领,石苞与邓艾今夜也是有参与宴会的。

    而本来还在一旁默默吃瓜的石苞与邓艾,在听到糜旸的召唤下,齐齐连忙起身来到糜旸的身前:

    「末将在!」

    在唤出石苞与邓艾后,糜旸先对着石苞吩咐道:

    「你持孤的信物,率五百精骑即刻前往新野,将李严带来江陵。」

    说完这句话后,糜旸又对着邓艾说道:

    「待李严离开新野后,你就是新的义阳太守!」

    糜旸的两道命令,引得宴席内的众人纷纷面面相觑。

    没想到令他们头疼许久的李严,竟被糜旸在须臾之间,就罢免了兵权。

    众人一时间对糜旸的权势,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而石苞与邓艾在收到糜旸的命令后,就立即转身离开了大堂之中。

    看着两人离开的身影,性格稳重的陈到觉得有些不放心。

    陈到对糜旸进言道:「李严骄横,恐不会任由两位小将拿捏。」

    陈到还有一点担忧没说出来,那就是他担心李严狗急跳墙,要是心一横,也率军投往北魏怎么办?

    糜旸看出了陈到的担忧,他出言安抚陈到道:

    「叔父勿忧。

    石苞与邓艾虽年轻,心中却有机谋。

    况有小侄在江陵,义阳乱不起来。」

    「至于李严是否会投向北魏。

    纵使他想,北魏敢收吗?」

    说这番话时,糜旸的语气中透露出强大的自信。

    而糜旸的自信,让陈到的酒醒了一大半。

    他这时才反应过来,尽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一口一个小侄,可他却是这大汉的大司马,天策上将呀!

    ...

    背负糜旸命令的石苞与邓艾,连夜点齐五百精骑北上前往新野。

    借助着骑兵的高机动力,不久后石苞与邓艾就率军来到了新野城外。

    可在看到新野的城墙后,石苞与邓艾并未急着入城。

    早在来之前,他二人就私下商量过,该怎么万无一失的将李严带往江陵。

    以石苞与邓艾二人的聪慧,他们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石苞与邓艾先是率精骑来到新野城外的军营外。

    负责驻守新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