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糜汉 > 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

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2/3)

!”

    既然说今日是大汉上下的共同盛典,那么在今日刘备就不可能单单只重重封赏糜旸四人。

    可以说,以往凡是对大汉有所功劳的大臣,都在今日的封赏之列。

    只不过相比于有着特殊政治意义的马超,及地位不同寻常的糜旸三人,剩下人的封赏则不会由刘备亲自进行就是了。

    而每当内侍念到一位大臣的名号予以封赏,那位大臣就会兴高采烈的当即出身拜谢领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念到名字的大臣越来越多,到了后面甚至就连满宠、蒋济等降臣都在刘备的封赏名单上。

    这一点倒是不奇怪。

    毕竟满宠、蒋济等人原本虽从逆,但他们现在已然洗心革面,重新为大汉效力。

    再加上他们本人的才干与名望,能得到刘备的封赏亦在意料之中。

    可是让众臣没想到的是,刘备对满宠的封赏竟然如此重。

    同为降臣,蒋济只不过被拜为从义将军,可满宠却一跃成为了大汉的司徒。

    司徒这可是三公之一呀!

    尽管三公在今汉,基本上就是三个吉祥宝宝,手中一点实权都无。

    可三公相对应的荣誉却一分都未减少过,三公在世人心中的影响力,也是确确实实不曾消减过的。

    莫说其他大臣没想到这一点,就连满宠自己也被刘备吓了一跳。

    满宠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敢接受。

    满宠的年纪比刘备还大。

    苍老的满宠拄着拐杖对着高台上的刘备一拜,口中惶恐地说道:

    “臣从逆多年有罪在身,怎敢受天汉三公之职,还望陛下另择贤选能。

    臣余生只愿能得一方寸之地落脚即可。”

    说着说着,满宠就要向高台上的刘备跪拜。

    得亏一旁的礼官及时拦阻了满宠,不然不晓得满宠这把老骨头跪下去后,还能直的起来不。

    在听到满宠的推辞后,刘备却并没答应的意思。

    “满君,今日封赏岂为君乎!

    千金买马骨之事,满君难道不知?

    今日朕为燕昭王,而卿为郭隗也!”

    刘备之所以要对满宠以如此重大封赏,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在于他看重满宠的才能,而是他看重满宠在曹魏境内的影响力。

    满宠在曹魏任职数十年,他的门生故吏不知道有多少。

    若大汉能对满宠不计前嫌重赏,那么定然会引起满宠门生故吏的好感,从而让他们自发地在曹魏境内宣扬大汉的这番举措。

    只要满宠在大汉受重赏的事在曹魏境内传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渐渐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心向大汉。

    这一举动,也能从根本上瓦解曹魏、孙吴两国士民对大汉崛起的恐慌。

    毕竟之前死在糜旸手中的曹魏重臣不少。

    虽说那些都是该死之人,可要是不采取相应怀柔措施的话,这样的事很容易被曹叡利用,被引导成大汉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背叛过大汉的人。

    一旦这种观念在曹魏臣民心中深种,将来大汉的统一战争会直接难上一个档次。

    为了大汉的统一,重赏满宠,将满宠当做怀柔的典型,是刘备必须要做的事。

    说完这番话后,刘备见满宠还脸露为难之色,他便明白了是何缘由。

    于是他接着对满宠说道:

    “卿可是顾念家人?

    卿大可放心,在卿成为大汉三公后,朕自会派出使者为卿将家人接回大汉。”

    说完这番话后,果不其然满宠连忙就躬身拜谢刘备道:

    “臣多谢陛下。”

    一句多谢,代表着满宠应下了大汉的司徒之职。

    其实满宠之所以方才不接受刘备的封赏,绝非是他淡泊名利。

    若真完全淡泊名利,他早成一块墓碑了。

    满宠是在担忧当他成为大汉司徒的消息传回曹魏后,他的家人会遭受魏军的屠刀。

    眼下刘备肯对他做出保证,满宠心中的担忧自然消失,成为大汉的司徒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满宠认为刘备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就不说以大汉当下的国力,在外交处于相应的优势地位。

    就说南郑及北伐两场大战,汉军俘虏了众多的魏军,大不了再开一次交换人质的行动就是。

    在满宠应下刘备对他的封赏之后,内侍继续念出了一份不一样的封赏名单。

    这份封赏名单上存在的名字,俱是那些已经故去,但在生前却为大汉立过大功的臣子。

    而在那些臣子当中,刘备最心疼的就是庞统。

    “士元!”

    虽说法正也在这份名单中,可法正是自然病逝,且他生前也有着十分辉煌的功绩。

    但庞统不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是今世庞统的最佳写照。

    “论王霸之馀策,览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