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映入古兹密特视线的是论文标题:
《In-depth Exploration of Gauge Fields and Particle Models: Speculations and Phenomena on 'Metahadrons'.》。
也就是.
规范场和粒子模型的深入探究——有关‘元强子’的猜测与现象论述。
嗯。
看这标题确实是涉及到了一种新模型。
接着古兹密特又将视线下移了几分,开始看起了论文作者的名字。
对于他这种《物理评论快报》的总编而言。
通常情况下。
比起论文的标题,他更在意的还是论文的作者。
如果论文作者只是没什么名气的小萌新,那么他对于论文内容的容忍度多少会下降很多。
但如果是业内有名的大佬,那么他的期待值则会直线上升。
“ZhaoZhongYao、ZhuHongYuan、HuNing、WangGanChang、YangHe、LuGuangDa、LiJue、Chinese Donkey”
看到开头的七个名字。
古兹密特神色顿时一肃。
赵忠尧、王淦昌和陆光达三人就不必多说了。
全球范围内只要是搞物理的从业者,几乎人人都听说过这三位的大名,相当于后世的梅罗。
除此以外。
朱洪元、胡宁和杨贺古兹密特也有所耳闻。
朱洪元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师从古兹密特师弟托姆·凯泽的男朋友(没打错)格林奥尔,格林奥尔过去几年没少怀念过这位聪明的华夏弟子。
胡宁则是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古兹密特虽然没有交集但多少听过这个名字。
杨贺的情况也差不多,也是留学生里的尖子。
早些年杨贺还给《物理评论快报》的前身《物理评论》投过稿,虽然没有被采录,但古兹密特也和他交流过几次。
至于剩下的李觉古兹密特就真不知道了,或许是华夏本土的专家吧——赵忠尧他们回国也十一二年了,培养出个把华夏物理学家还是很合理的。
不过能和这几位共同署名,想必这个李觉也一定是一位知识储备丰富的学者吧。
但是
最后那个Chinese Donkey是什么鬼?
华夏驴?
写错了还是故意的?
古兹密特有些费解的挠了挠头发,琢磨了几秒钟发现还是想不通后便忽略了这个问题。
无论是写错还是其他原因,光是前面几个名字就足够有分量了——在确定了华夏拥有高能级的加速器之后。
所以古兹密特便继续看了下去。
【As is well known,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Galman and Neyman proposed the“octuple method“ for classifying hadrons using the SU (3) symmetry of strong interactions】。
【This classification is very similar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elements (atoms) in the Mendeleev periodic table. mathematically, they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of SU (3) symmetric groups, which means that all discovered hadrons at that time can be correctly filled in the corresponding SU (3) group representation graph. The eight fold classification well illustrates the regularity of static properties such as spin, parity, charge, singularity, and mass of hadrons that have been discovered】
刚一开始的时候。
古兹密特的左手还拿着自己刚泡的猫屎咖啡,一边品尝一边读着论文。
但看着看着。
古兹密特便逐渐松开了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