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三十四章 神秘来客

第六百三十四章 神秘来客(3/4)

太阳能发电啊”

    李觉抬头看了眼办公室的窗户,此时恰好有一道阳光直直的照射到了窗沿附近的一株盆栽上。

    光有能量。

    实话实说,这个道理李觉自然是懂的——而且还不是进基地后懂的,他早在读书的那会儿就知道了。

    不过将这股能量转换成电能这个想法他就从未想过也从未听过了。

    他倒是记得老郭曾经说过什么水利核电站,那玩意儿的能量也很高,但显然和太阳能不是一个东西。

    其实李觉不知道的是。

    现代社会正式将光伏现象运用到现实技术的时期其实很迟,迟到了去年最原始的光伏电池才第一次并网运行。

    再过两年,霓虹人才会突破242W的光伏电池.

    至于这项技术真正开始被视作“生活能源”,更要晚到80年代末呢。

    随后李觉又想到了什么,将目光从窗台收回,重新看向了徐云:

    “小韩,你说的这项光伏技术.落实起来复杂吗?”

    徐云摇了摇头,解释道:

    “厂长,如果您指的是完整版的光伏发电,那生产起来肯定需要耗时耗力。”

    “但如果只是做一个够支撑基地使用的丐版供电模组.难度倒不算大。”

    “我记得国内魔都那边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胶体铅酸蓄电池技术,然后烧灼氧化亚铜,再用扩散炉来掺杂就行了”

    太阳能发电的关键环节有很多,但其中最核心的无疑是太阳能板的制作。

    而作为一名DIY党,徐云对此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

    首先需要准备好一块铜片,用砂纸将所有的硫化物或表面腐蚀打磨干净,然后将它放到电炉上进行烧灼。

    随着铜片的加热,铜片上会出现很多种颜色的氧化层,最终被一层黑色的氧化铜取代。

    接着冷却铜片,由于收缩率的问题氧化铜会自动脱落,剩下的便是氧化亚铜了。

    再然后找到硅片衬底(DIY圈一般都用玻璃),在硅片上做个pn结,找一台PECVD设定1/4波长来镀件反射膜,再用一台丝网刷机刷浆就能搞定。

    后世刷浆一般用杜邦或者三星的浆料,不过对于李觉.或者说基地而言,只要自己搞铝浆就可以了。

    按照徐云的计算。

    十万千瓦的太阳能板大概需要10吨左右的铝浆,对于兔子们来说负担并不算特别大。

    如果一切顺利。

    大概一个半月基地就能生产出这些太阳能板成品,至于逆变器这块就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事儿了。

    毕竟这年头兔子们的学部委员可是大佬云集,一个配套的逆变器要是搞不出来.可以直接写辞职报告了。

    同时魔都那边生产的胶体铅酸蓄电池可以用来储存电能,这年头胶体铅酸蓄电池的质量徐云不太了解,但这玩意儿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属于一项很早就已经成型的技术。

    后世一组胶体铅酸蓄电池大概可以负担深充深放电500次左右,如今哪怕按50%的次数来算,那也够撑个两百多天呢。

    当然了。

    具体的方案还需要徐云回去归纳成书面形式,眼下他和李觉主要是初步交谈了一番意向罢了——毕竟李觉在技术上是个纯小白.

    不过李觉虽然不懂深层次的理论,但他却懂驴呀。

    因此在徐云介绍完光伏发电的相关概念后,李觉的眼中已经充满了小星星:

    “小韩,这样,回去你辛苦辛苦,尽快把这个光伏发电的技术汇总成文件。”

    “两不,三天内吧,三天内把文件交上来,有问题吗?”

    徐云对此自无异议:

    “没问题,我回去就开始准备。”

    李觉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徐云抬眼看了看李觉,试探着问道:

    “厂长,那如果没其他事儿的话我就先走了?”

    “等等!”

    结果就在徐云准备告辞之际,李觉却突然制止住了他:

    “小韩,还有一件事。”

    徐云顿时一怔:

    “还有事儿?”

    看着有些疑惑的徐云,李觉的表情忽然变得有些微妙了起来:

    “小韩,其实这件事才是今天找你来的主要目的.有一个首都来的作家想见见你。”

    “首都来的作家?”

    徐云脸上的表情愈发的疑惑了:

    “谁啊?”

    作家?

    这年头国内的作家说多也多,说少也少,如果再加上有资格来到221基地这个条件,那可选项就更窄了。

    莫非是翦伯赞?

    或者老舍?

    要不就是迟子建?

    不过他对面的李觉却没有揭秘的想法,而是伸手指了指隔壁:

    “那位作家在隔壁,你去见了就知道了。”

    徐云想了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