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复两都舆情沸腾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复两都舆情沸腾(2/2)

关中,光复长安的消息,纷纷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多少年没有这样大胜的消息了?

    今日,还谁敢说汉家儿郎不如胡儿!

    此时此刻,汉人心里的自豪和优越感再一次重新被焕发!

    徐宗文的名字随着长安大捷再一次传遍建康城……

    黄土古道之上,铁灰色的天空将灰蒙蒙的大地彻底笼罩,漳水南岸的高山顶上,徐宗文和朱谌、郗恢、徐温正在凝神东望。

    遥遥可见大河之水劈开崇山峻岭,从云中的乌云深处澎湃而来,在郁郁葱葱的一泻千里向南流去,自西向东冲击着眼下这处河北平原。

    那滚滚滔滔的大河水,带着黄河的浑厚,带着太行山一股的青绿,在逐渐昏暗的天空下,就象一条闪亮透明的缎带穿城而过,壮丽非常。

    “大将军,那就是邺城。”朱谌遥遥指向大河对面。

    邺城位居中原腹部,西望太行山,东眺齐鲁地,素有天下之腰脊、中原之噤喉之美誉。

    正是秋高气爽,远眺之下,依稀可见大河东岸山头上的晃色旗帜和灰色城堡。

    徐宗文知道,那就是燕国大军依托的本土根据地——邺城。

    邺城在这里被漳水夹峙,河面狭窄,水流又深又急,河面上一座大石桥直通南北。

    曹魏在旧城基础上扩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三台,石桥是南北两城唯一的交通。

    从位置说,邺城北距邯郸百里,恰恰在晋国、燕国、翟辽两国三方交合地带,自然成为燕国南部的屏障与根基。

    “邺城,是悬在大晋头上的一把利剑。”郗恢说。

    “夺取邺城,将这把利剑架在燕国脖子上。”徐宗文信誓旦旦道,众人也都被它的豪言壮语激励,一个个目光死死地盯着山下的邺城。

    “翟辽来了吗?”

    “他收到大将军的亲笔书信,率领丁零部族五千人连夜赶来,正在途中。”

    “很好,识时务者为俊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