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 > 第256章 准备出海

第256章 准备出海(1/2)

    正当秦协道忙完大唐皇家银行的事情的时候,在明州忙碌了好一阵子的马周,总算是带着船队回来了。

    这么一来,秦协道的海外之行,就准备动身了。

    这个年代,虽然广州、扬州等地有一些海商,但是整体的数量还是非常少的。

    不管是大唐自己的商家去到海外,还是海外的商家来到大唐做生意,相对来说都还比较少。

    当然,这个增加的趋势,现在算是已经形成了,到了宋朝的时候,更是能够到达顶峰。

    “郎君,根据我从明州的海商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出海贸易,最麻烦的就是航道的安全性问题。

    如果对航道不熟悉,那么船只出去了之后,可能就回不来了。

    还有一个就是船只的性能问题,这个我们明州造船作坊新出产的飞剪船,应该可以初步解决这个问题。”

    马周这段时间待在明州,显然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

    人家本来就是有宰相本领的人物,哪怕是现在的历练还不够,但是做事的能力还是非常厉害的。

    “航道这个问题我能解决,从登州出发,先去百济,然后再转道去倭国,之间的海路并不算很长。

    就倭国那帮人的造船水平,他们都能顺利的来到中原,更不用说我们的飞剪船了。”

    秦协道可是知道环渤海的那一片海域,其实还是比较安全的。

    不像是南洋,有那么多的岛屿和礁石。

    也不像是加勒比海那些地方,情况那么的复杂。

    只要自己稍加留意,顺利到达倭国,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如果航道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么问题应该就不是很大了。不过我听一些海商说,在海上航行的时间比较久了,容易生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还有就是南边的海域,很多地方都会经常碰到飓风,一旦船只被飓风袭击,往往都是非常凶险的。”

    哪怕是马周这样的人物,对于大海也还是充满了畏惧的。

    毕竟,在大唐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是一个看重大海的朝代。

    百姓们也好,官员们也好,对于大海的了解其实是非常贫乏的。

    “飓风在江南道是比较常遇到的,但是到了登州北边,就非常少见了。一般一年也不见得有一次。

    考虑到登州到百济,百济到倭国的海路都比较短,只要不是明明飓风已经来临了还要出海,风险还是比较低的。

    最关键是不管是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新罗和百济,还是远一点的倭国,其实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贫穷。

    积累了几百年的财富,只要我们想办法弄回来,到时候的收益绝对是超出大家想象的。”

    秦协道可是很清楚,现在的倭国,虽然生产力低的可怜,但是黄金和白银的出产,却是比整个大唐还要多。

    可以说,他们现在是坐拥金山银山,但是却是没有办法买到足够的货物。

    也可以说,金银在倭国的价值,远没有在大唐高。

    这个时候,去倭国发展海贸,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虽然收益很是可期,不过出海毕竟还是一件非常凶险的事情。郎君,这一次的倭国之行,就交给我来负责吧。”

    马周这个人,还是很懂得感恩的。

    秦协道把他从常何的府中挖掘了出来,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他心中是非常感激的。

    如今的他,虽然在朝中没有一官半职,但是在长安城中的影响力却是不低。

    秦府之中,马周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

    如果真的有需要的话,秦协道虽然可以让马周走入仕途,起点还不会低。

    “郎君,马管事说的有道理,出海毕竟还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您在长安城还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处理,陛下也会经常找你询问事情呢。

    所以去倭国的事情,我觉得让马管事去就行了。”

    一旁的颖儿也插了一句话。

    “出海的风险,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大。当初我们在明州的时候,不也一样出海捕捉鲸鱼和大黄鱼嘛。

    现在无非就是出去的时间更长一些而已。

    倭国那边的情况,你们都不是很熟悉,我比你们要更加了解倭国人,知道怎么跟他们打交道才能获得更加丰厚的收益。”

    没有搞过海贸的人,是不知道海贸的暴利的。

    到时候一块小镜子,要是在马周他们看来,可能卖个几十两银子就算是还不错了。

    但是让秦协道来售卖的话,可能轻易的就卖到了几十两的金子。

    这里面的差距,可不是一点点。

    一些你以为的高价,在别人眼中可能是很廉价的。

    “郎君如果您非要去倭国走一趟的话,那么我建议多带一些人手过去。

    海外贸易的利润越是丰厚,就越是能够刺激人家干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来。

    到时候那些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