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 第二千三百三十五章

第二千三百三十五章(2/3)

小瞧了格尔!

    他的力量又强了!

    格尔的真正实力来源于黑死剑,而黑死剑是黑暗之神纳尔的神器。

    纳尔的位格至高,几乎仅次于生命法庭。

    他算是宇宙第一个血肉生物。

    作为他的神器,黑死剑本身的位格就非常非常高,这玩意可以直接杀死天神族!

    最关键的是,它就像一个力量转换器。

    只要格尔还持有它,它就可以把它屠戮的神灵的力量源源不断的传递给格尔!

    格尔几乎每天都在变强!

    这也是万神殿一直没办法围剿他的原因。

    因为每一次万神殿觉得自己制定好了万全之策,结果到头才发现,他们错估了格尔的实力,他比上一次更强了!

    然后形成循环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弱小和无知不是文明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这句话出自刘慈欣的《三体》,是其中无数振聋发聩的话之一。书中描绘了,人类因为傲慢轻视了三体人的探测器“水滴”,使得人类数千艘星际战舰被【水滴】在几分钟里就全部摧毁。而同样的,三体人认为人类是根本无法掌握现代物理学的虫子,最终也因为人类而毁灭。而现实世界中,人类也从来不曾成功将蟑螂、蚊子等物种“清零”,你可以打败它,但是永远无法消灭它。

    公元1453年,古罗马人在宏伟华丽的浴宫中吹着口哨,认为帝国就像身下的浴池一样,建在整块的花岗岩上,将永世延续。君士坦丁堡已经屹立千年,阿提拉的匈奴,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蒙古帝国,都曾经对君士坦丁堡进行过进攻,但均以失败告终,可以说一千多年都不曾被攻破!拜占庭帝国的傲慢,使得他们在发现城墙年久失修之后无动于衷,给土耳其人留了一个小的洞口。而正是这个被后世称为“赛马场之门”的小洞,最终导致了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历史意义许久之后才显现出来,事情发生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罗马帝国终于完全消失了。拜占庭是古罗马拖在身后的长达千年的车辙,虽也有过辉煌,但还是终于像烈日下的水渍一样蒸发了。人们知道,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切都有个尽头。

    刘慈欣在《三体》中写道:虫子与我们的差距,远大于我们与三体文明的差距。人类竭尽全力消灭它们,用尽各种毒剂,用飞机喷撒,引进和培养它们的天敌,搜寻并毁掉它们的卵,用基因改造使它们绝育;用火烧它们,用水淹它们,每个家庭都有对付它们的灭害灵,每个办公桌下都有像苍蝇拍这种击杀它们的武器……这场漫长的战争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现在仍然胜负未定,虫子并没有被灭绝,它们照样傲行于天地之间,它们的数量也并不比人类出现前少。把人类看做虫子的三体人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当我们在喊着所谓的坚持清零、人类必将战胜病毒、把病毒消灭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会不会病毒就和我们世界中的蟑螂、蚊子一样,任凭我们的科技如何发展杀虫剂的种类和毒性不断的进步,可能我们永远都没有办法把它们完全消灭。而尝试消灭虫子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是不断地饮鸩止渴把整个房间全部喷满杀虫剂,是为了消灭蝗虫烧掉一大片农田,是不断用更高浓度的对人体危害更大的蚊香?还是大家干脆躲在家里不出门了这样就不会被蚊子所叮咬。可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凭人类做什么极端的手段,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蚊子和蝗虫还是会回来。

    人类从历史中吸取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永远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拜占庭帝国灭亡于君士坦丁堡的傲慢、大清帝国灭亡于闭关锁国的傲慢、三体人灭亡于对人类的傲慢,而人类或许从来学不会谦卑。我们从来不曾战胜过蟑螂和蚊子,我们也从来不曾凭借一己之力把对自己有害的物种灭绝,但我们仍然认为我们有能力把某种东西从这个世界上,从我们的领土中消灭,甚至不惜为此牺牲上千万人的数个月的正常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傲慢。在面对广袤无垠的宇宙的的时候,至少我们可以保持对于自然界的谦逊,认清楚我们能力的局限,人类并不是万物的主宰。或许我们可以更加开放的思考,是否值得为了数学上都不显着的致死率,让成千上万人的生活停滞,甚至陷入慢性死亡?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因为人类永远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我也是人类。

    显然,不管是万神殿还是阿斯加德人。

    本质上,其实还是人类。

    或许他们比地球人更加强大,寿命更悠长,但他们的思想其实……并比地球人强到哪去。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他们明明活了那么久,可实际上在很多方面甚至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伟大。

    最典型的就是他们的思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数据和资讯所包围,仿佛只要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然而,真正的智慧并非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而在于对人生深刻的洞察与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