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 第二千二百九十八章

第二千二百九十八章(2/3)

思考》一书中提到,背叛者往往比公开的敌人更令人憎恶。历史上,那些有过背叛行为的人也确实容易被人们鄙视。首先,背叛者打破了原本牢不可破的信念和目标。一个组织、一个团体,由共同的信念和目标结合在一起,他们会赋予自己一种合法性和权威性。而叛徒从内部打破了这种共同的信念和目标,将组织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破坏了。这对组织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威胁。其次,叛徒更熟悉组织内部的各种信息、缺陷,一旦投入敌人阵营,危害极大,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此会引起组织成员极大的愤怒。再者,通过惩罚叛徒,可以缓解团体、组织或同盟内部的压力或矛盾,还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所以组织倾向于严惩叛徒。

    从被背叛一方的角度来看,叛徒得到更强的憎恶,是由于其实际危害性。比如曹操与袁绍争雄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对袁绍不满,就背叛了袁绍转投曹操。许攸将袁绍的虚实全部透露给曹操,献上火烧乌巢的计策。正是这次奇袭乌巢,成了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关键点。再比如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领朱序的背叛。谢玄告诉苻坚,让秦军后退一点,朱序趁后退时散布谣言,大叫“秦军败了”,秦军开始溃散,惨败而归。

    人们意识到背叛的危害性之后,就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体观念,无论背叛者是否真的造成了重大危害,都会被人们所鄙视和厌恶。从而形成叛徒比敌人更可恶这种思想倾向。所以,严惩叛徒、鄙视叛徒,成了普遍的做法。比如罗马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把支持罗马但后来转而支持迦太基的名城叙拉古夷为平地,这也是为了杀一儆百,罗马真正的大敌迦太基都没遭受如此大的打击。直到第三次布匿战争,罗马才消灭迦太基。还有吕布,身为一员猛将,曾有多次背叛行为,最着名的就是背叛义父董卓。穷途末路之时,曹操想要招降他,可最终还是痛下杀手。再比如吴三桂,在清兵入关过程中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但他背叛了明朝,当了汉奸,而且在天下初定之后再次叛乱,结果名声很坏,被大众憎恶,流传千古骂名。

    当然,希芙自然不是上面那些烂人。

    可对阿斯加德人来说,炸裂效果绝对毫不逊色!

    希芙可是被认为是阿斯加德最幸运的人,一出生就拥有了很多人都梦想拥有的一切。

    一个完美的家庭。

    和谐的父母,位高权重的哥哥,自己还被很早就确定成为王储的未婚妻。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梦幻的开局。

    没人会认为这样的希芙会背叛阿斯加德!

    但越是如此,一旦事情爆出来,那反差效果就会更炸裂。

    托尔完全想不到,到时候事情该怎么收场!

    所以他必须劝说希芙赶紧停下,然后和他一起抓住格尔,接下来就好处理了。哪怕有人质疑,但托尔完全可以压下去!

    希芙笑了笑:“不!托尔,这正是我想要的!”

    希芙现在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无比的通透,就好像身上的枷锁被卸下,同时她的心灵也更加澄净,背不背叛阿斯加德,她自己还不清楚么?从某种层度她的确背叛了阿斯加德,但她从未想过伤害阿斯加德。

    当然,她也不在意就是了。

    以前她一直以未来阿斯加德王后的身份来要求自己。

    她必须按照整个阿斯加德心目中完美的王后人选来要求自己,不管自己内心深处到底怎么想。

    她都必须按照大众心目中那个完美形象来行事。

    老实说,这很累。

    就好像你无时无刻都必须戴着面具。

    但偏偏别人强加给你的期待,甚至让你想要把面具拿下来喘口气都不行……这种压抑实在太可怕了。

    以前希芙虽然觉得这样很不舒服,但考虑到自己的愿望和其他人的期待。

    她选择了隐忍。

    直到她选择真的把面具拿下来之后,才发现……真特么的爽!!!

    她这辈子估计就没这么放松过……有点像《搏击俱乐部》里面的主角,面对一成不变的生活,他变得空虚焦虑,直到他遇到了那个男人,泰勒,作为杰克内心的“超级英雄”,象征着他深藏的欲望与冲动,那些在日常中难以启齿或付诸实践的念头。然后主角开始释放了自己。

    接着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释放本我,是一种让人上瘾的行为。

    希芙就是如此。

    她这辈子,一直都在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她希望自己是个完美无缺的形象。

    托尔和简谈恋爱的时候,希芙其实很失落很生气,甚至想要杀死这个地球女人。

    可弗丽嘉来劝说她,其他人来安慰她。

    希芙只能微笑着说自己不在意,毕竟地球人的生命很短暂,短暂到她都不需要特别去在意……可真的能不在意么?

    当然不可能!

    她一直把自己当做托尔的恋人,未婚妻,结果现在另一个女人来到了托尔身边和他亲亲我我,结果你们叫我不要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