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这里赵万贤有些自责的说道:
“前几年老天爷赏饭吃,风调雨顺让大家都有饭吃,德水也非常太平,我有些大意了,有些忽视了洪灾的危害。”
“所以今年汛期下下大暴雨,河水暴涨堤坝才会出现那么多的决口,死伤了那么多百姓,无数人辛苦努力都化为了乌有,因此作为布政使,我是失职的!”
听到赵万贤这么说,高从文也是有些惊讶。
虽然他才刚刚提提拔副布政使不久,但是他之前在安庆任职上就就听说过这个赵万贤是陛下的宠臣,当初担任辽阳布政使的时候,朝野上下一片质疑的声音,但是结果陛下就是力排众议将他提拔了起来,这个赵万贤也是争气,在辽源干的十分不错,最终被调到了冀豫这个重要的地区担任布政使。
还不到四十岁的赵万贤,可以说是整个大乾最为年轻的封疆大吏之一了,如此殊荣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实在是令人艳羡,房间也是有人传闻赵万贤将来必定入阁,成为内阁首辅·············
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赵万贤在平常也是骄傲,甚至是有些自负的,在平时工作接触中,赵万贤给高从文的印象一直是有些颐气指使的,此时这还是高从文第一次从赵万贤的脸上看到这样的神情。
不过还不等高从文惊讶太久,赵万贤便是恢复了正常道:
“这一次的洪灾也算是给了我一个教训,让我充分意识到了德水的危险性,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治理德水的办法,经过和河道衙门的沟通讨论,我觉得束水攻沙这个办法,虽然有缺陷,但却是目前治理德水最好的办法!”
高从文闻言迟疑了一下后问道:
“大人,你打算怎么做?”
“首先第一点种树!”
高从文看着斩钉截铁的赵万贤,神情也是有些错愕,赵万贤说了这么一大堆,他还以为赵万贤有什么高论,想要搞一个什么大工程,没想到赵万贤竟然说想要种树,这种树跟治理德水有什么关系呢?
尽管高从文有城府,没有当着赵万贤的面没有把这个问题说出来看着他错愕的神情,赵万贤也是心知肚明他在想些什么旋即也是解释道:
“德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于泥沙太多沉积在了河床上把河床给抬高了,这根子上的问题还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太过严重了·············”
“所以要是想从根子上治理德水,那就是要在黄土高原上种树,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只有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少了,下游的泥土才会少,要不然只治理下游,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听着赵万贤的话,高从文的神情也是从最开始的错愕变得严肃起来了,老实说他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但是此时赵万贤这么一说,他仔细一琢磨觉得赵万贤说的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确实上游被冲刷的泥土少了,下游的泥沙自然也就会少,要不然只治理下游,不治理上游,效果肯定不会太好。
不过仔细一研究,高从文也是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旋即也是开口道:
“大人,德水的上游在关中雍凉,哪里不归咱们管啊!”
赵万贤闻言点头道:
“你说的没错,那里不归我管,所以正因如此才是需要陛下去下令协调!”
“这一次陛下前来视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陛下乃是圣明之君,他一定会为冀豫百姓考虑的!”
听到赵万贤如此相信叶明盛,高从文也是有些迟疑,犹豫过后他也是说道:
“大人您这个在黄土高原上种树减少水土流失的法子虽然不错,但是这种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您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法子治水?”
赵万贤摆了摆手自信说道:
“这几天我都在跟河道衙门的官员讨论,潘季驯治河主要靠着的就是缕堤与遥堤···············”
“缕堤束紧邻河道,距离河岸最近,约束中小水流:通过收窄河道,增加水流速度,利用水力冲刷河床泥沙。”
“缕堤主要抵御普通洪水,但是它高度太低。遇到大一点的洪水他就不行了,很容易被大洪水漫溢或冲毁!”
“至于遥堤筑于缕堤之外,距河岸较远。防范特大洪水,其堤身更高大坚固,设计标准远超缕堤,当缕堤被洪水漫溢或冲毁时,遥堤作为第二道防线拦截洪水,避免泛滥成灾,保护后方城镇、农田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遥堤与缕堤之间的区域为蓄滞洪区,允许耕种但禁止建设!”
“潘季驯束水攻沙后期筑堤超六百里,但当时仍多次决口,之所以会这样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缕堤土质结构在洪水冲击下极易溃决,一旦缕堤崩溃,被迫退守遥堤,原河道迅速淤死,河床抬高遥堤又承担了很大的压力,最后决口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但是咱们现在不一样了!潘季驯只能用土木,但是咱们现在有钢铁,水泥,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