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熊孩子之神探狄仁杰 > 大唐官员品级、官服、军制

大唐官员品级、官服、军制(1/1)

    本文由·[]吐血更新,喜欢记得收藏此站__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三公)

    正二品尚书令(一人),侍中(二人),中书令(二人)

    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各一人)

    正三品六部尚书(各一人),门下侍郎(二人),中书侍郎(二人),御史大夫

    正三品下左散骑常侍(二人),右散骑常侍(二人)

    从三品国子祭酒

    正四品上六部侍郎,尚书左丞(一人),御史中丞

    正四品下左谏议大夫(四人)

    从四品下尚书右丞(一人),国子司业

    正五品上中书舍人(六人),国子博士

    从五品上六部各司郎中

    正六品上太学博士

    从六品上六部各司员外郎,国子助教

    从六品下侍御史,国了监丞

    从七品上左补阙(六人),右补阙(六人)

    正八品上监察御史

    从八品上左拾遗(六人),右拾遗(六人)

    唐代沿袭隋制,把官员分为九品,每品内又分为正、从,共为十八个等级。+]~)文官自正四品以下,武官自正三品以下,还分为上下阶,因此,唐代文官的散官实际上有三十个等级,武官散官等级是三十二等。这些等级总称为流内官,为正式文武官员。此外还有流外九品,实际上已属于吏员,不属于正式官员的范围。官员的散官称号与品级大致对应,表示官员地位与资历高低,作为升迁的序列。

    唐代的品级与散官还与官员服饰等级制度相联系。唐代规定,三品以上官服紫,四品、五品服绯(朱红),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同时,唐代高级官员都有一个表示其身份的鱼符,以袋盛之,称为“鱼袋”。三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金饰之,称为金鱼袋。五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银饰之,称为银鱼袋。

    十六卫制度,是卫府制的高级阶段,是隋唐府兵制的结晶。kuuhuu卫府制的建立,是北周武帝和隋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它将禁兵和府兵系统融合为一。这种卫既是府兵的基层组织──军府的领导机构,也是掌管京城宿卫的机构。

    府兵制,是一种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兵农和一、寓兵于农的制度。在天下各地设置“军府”若干,“府兵”由各地军府从所在州县的农民中挑选,年二十入役、六十免役,平时在家生产、农闲训练(在唐代,“府兵”还要到京师“番上”)。但是,“军府”只是管理“府兵”的户籍和日常训练,既不能统领“番上”的“府兵”,更没有战时指挥权。番上府兵,由十六卫大将军统领;战时指挥权,在皇帝选派的元帅手中。

    卫府制,就是以“卫”统“府”。“卫”(十六卫),既是卫戍京师的禁兵,又是统领天下“府兵”的领导机构。唐朝“十六卫”遥领天下657个折冲府(军府),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但值得强调的是,十六卫大将军对天下军府只是“遥领”,并不具备真正的战时指挥权。战时,如前段所述,由皇帝临时派行军大元帅为最高指挥官。

    军府、地方州县长官、十六卫和行军大元帅互相制约,没有人能够单独控制军队。这样一来,虽然天下府兵驻地分散,仍然是皇帝能够直接控制的中央军队!

    遗憾的是,中唐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土崩瓦解,十六卫丧失战斗力,从此之后,仅为仪饰之用。有宋一代,又有环卫“环卫官”十六卫,只是一种虚衔!

    左右卫

    左右卫—〉左右翊卫—〉左右卫府—〉左右卫府—〉左右卫

    金吾卫

    左右武候府—〉左右候卫—〉左右候卫—〉左右金吾卫

    左右骁卫

    屯骑—〉骁骑—〉左右骁骑

    左右备身—〉左右骁卫—〉左右骁卫府—〉左右骁卫—〉左右武威卫—〉左、右骁卫

    左右武卫

    左右武卫府—〉左右武卫—〉左右鹰扬卫—〉左右武卫

    左右威卫

    左右领军府—〉左右屯卫—〉左右屯卫—〉左右威卫—〉左右豹韬卫—〉左右威卫

    领军卫

    中领军—〉中领军、领军—〉领军、中领三将军—〉领军—〉领军、中领军—〉领军—〉左右领军府—〉左右屯卫—〉左右御卫

    别置:左右领军卫—〉左右戎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玉钤卫—〉左右领军卫

    千牛卫

    (有争议,说法一最为可靠):

    说法一:左右领左右府—〉左右千牛府—〉左右奉宸卫—〉左右千牛卫

    说法二:左右领左右府—〉左右千牛卫—〉左右奉宸卫—〉左右千牛卫

    监门卫

    左右监门府—〉左右监门卫

    访问*%手机网[m.],阅读更快更方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