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剑来 > 第2章 鱼龙变

第2章 鱼龙变(6/9)

  陈平安问道:“愚庐先生,有没有想说的?如果有,说不定我就不用把袁都察请过来聊天了。”

    洪崇本摇摇头,“容我再看看。”

    陈平安沉默片刻,微笑道:“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都在做学问的愚庐先生,真是将这句老话给学以致用了,看书看到老。”

    洪崇本涵养再好,养气功夫再深,也有些脸色变容,年轻国师还有半截话没说呢,完整的,是一句“看书看到老看到死”!

    无非是讥讽他只会躲在书斋做学问,下山壁上观热闹。抑或是那句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总之就是个两脚书柜?

    不曾想对方来了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言语,“愚庐先生可不要多想。”

    洪崇本稳了稳心神,说道:“国师也不必与我激将法,年纪大了,即便定力不如当过隐官的国师,还是有一点的,不多,但是够用就好。”

    洪崇本问道:“国师也未必说得出口,让我一辈子就躲在书斋到死也别出来了的……重话,气话?”

    陈平安笑道:“确实说不出口。”

    陈平安挥挥手,下了逐客令,反正接下来的大骊朝野,也不差几个饱读诗书的愚庐先生。

    就你书斋里边的那些手稿,拢共就大几十万字,我恐怕比你洪崇本自己都清楚写了什么,哪里有别字。

    洪崇本站起身,说道:“我曾经在朝为官,这些年山居生涯,觉得没两样,总是都要寻一处水源,可以自己采药,辨认百草。”

    陈平安点点头,站起身,“得闲时,有机会就去山中跟愚庐先生请教请教边疆学问。”

    约莫是提到了山居学斋和本行学问的缘故,洪崇本一下子就反客为主了,老夫子气势判若两人,“若是大骊王朝就此守着宝瓶洲的半壁江山,陈国师也不必去山中浪费脚力了。”

    陈平安笑呵呵道:“好像那座山,也不是你的私产。”

    洪崇本一时无言。

    出了院子,洪崇本以心声说道:“许谧,我今夜不宜去意迟巷见你爷爷,你马上回家,让他早做准备,就只有这句话,其余的就算袁崇定力不够,忍不住要问你什么,你只管记得一点,任何事情,大事小事都别说一个字,就说是洪崇本的提醒。再就是还有一件事……”

    许谧好奇道:“先生,什么事?”

    洪崇本说道:“与袁崇借点钱,我要把那座山买下来。”

    许谧无奈点头,先生唉,你跟年轻国师较劲做啥子么。

    接下来一拨人,除了大源王朝太子殿下卢钧,国师杨后觉。还有大端王朝太子曹焽,从大绶朝转投大骊边军的武夫高弑。

    陈平安笑道:“卢钧,杨真人,你们可以立即回信给你们陛下,关于中条山一事,已经没有必要继续筹划了。不过此事虽然没有继续,我跟大骊都要承情。所以我会立即建议大骊宋氏跟大源卢氏结盟一事,希望你们陛下那边也还是个‘没问题’的答复。”

    卢钧说道:“师父,‘没问题’这个答复,我这边就没问题啊,都不用跟父皇打商量的。父皇若是不答应,我就让他知道什么叫断绝父子关系,什么叫大源王朝一日不可无太子……”

    杨后觉听得直揉眉心。

    毕竟涉及两国大事,陈平安望向杨后觉,后者点头道:“贫道也觉得没问题。”

    “那就说定了。”

    陈平安想了想,点头道:“可以稍作修饰,比如两国结盟一事,属于大源太子卢钧倡议,国师杨后觉附议,大骊国师陈平安赞成,大骊皇帝宋和点头,再召开御书房小朝会,通过了此事,稍后递给大源卢氏的国书,大骊宋氏皇帝钤印宝玺,国师和兵部礼部各有堂官盖印署名。”

    卢钧挠挠头,这里边弯弯绕绕的,“听着有点麻烦啊。”

    杨后觉却是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就此说定。”

    陈平安会心一笑。看看,跟北俱芦洲打交道,就是爽利。

    陈平安手肘搁在椅把手上边,斜坐椅子,笑望向那位化名“曹略”的大端太子,“大端曹氏,有无兴趣,一起结盟?还是说再静观其变个几个月半年,等到大骊王朝跟大绶朝在蛮荒那边先打几场硬仗,是驴子是骡子拉出来遛遛看,分出胜负了,大端王朝审时度势与权衡利弊过后,再来做决定?”

    曹焽笑道:“我个人自然是倾向于跟大骊宋氏、大源卢氏结盟的,只是这么大的事情,我又没有卢涣卢钧那么牢靠的父子情,陈国师容我跟父皇飞剑传信一封、甚至是寄信?”

    陈平安点点头,“理当如此。”

    曹焽问道:“如果大端决定等等看再决定,会不会因此早早失去了与大骊结盟的机会?”

    陈平安摇摇头,“当然不会。就算你爹说必须我亲自跑一趟大端王朝,商议结盟具体事务,我也会去的。”

    曹焽笑道:“不敢,这哪敢。”

    陈平安微笑道:“何况你们大端王朝等的,也不是蛮荒那边的战场走势,而是中土文庙的态度。谁与谁寄信,或是需要往返答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