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剑来 >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大江流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大江流(5/9)

薪看了眼陈平安。

    已经拧断皇子殷邈的脖子,打掉侍女崔佶的脑袋,摧毁学士蔡玉缮的肉身,连杀大绶王朝三人了。

    宋集薪当下冒出一个古怪的念头,小时候自己好像没有说错,他就是注定吃苦的命。

    比如既然选择了这条飞升道路,那他就会承载着所有大骊百姓、举国生灵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宋集薪一个冲动,差点就要脱口而出:陈平安,我若是换个位置,你继续当国师,只管放开手脚去做你想做的所有事情,当年绣虎能做的,你能做,绣虎不能做的,你也能做!

    藩王宋睦总算是忍住了冲动,将这句大逆不道的话语,一个字一个字咽回肚子。

    外城的城头那边,宋云间已经不止是道心无法控制,就连身形都不由自主地飘荡起来。

    亏得是小陌以剑气强行将其“钉在”城头这边,否则宋云间就会被强行拖拽向老莺湖。

    浩然天下,中土文庙。

    一场规格高到不能再高的临时议事。

    不光是住持浩然文庙事务的文圣,还有正副三位文庙教主,各大学宫祭酒、司业,也都在场。

    就连负责蛮荒战事的亚圣都以秘法现身中土文庙。

    甚至连在天外盯着那条青道轨迹的礼圣都“现身”此地。

    从头到尾,老秀才不吵不闹,没有说什么。

    但是谁都知道,死皮赖脸撒泼打滚的老秀才,别看他气呼呼骂这骂那,其实还是好商量的,但是一言不发的老秀才,就是文圣!

    当然,他们聚在一起,也没有过多说谁说事情,甚至没有提及具体的人名。

    这拨浩然天下功名最高的读书人,他们现在的看的景象,也不是宝瓶洲大骊王朝京城的那座老莺湖。

    而是一张书桌。

    上边堆放着一些抽调而来的诸洲地理档案秘录,和两大摞早就准备好了、却依旧经常涂抹、修改文字的亲笔手稿。

    手稿分两份,一份是受扶摇洲涞源书院副山长、大君子高玄度的邀请,要去那边讲解剑气长城攻守战的得与失,细节的对与错。

    另外一份是某人即将去一趟大骊王朝的春山书院,他要以大骊新任国师的身份,要为在那边求学的儒生们亲自讲课。

    他要讲一讲自家文圣一脉的学问,与亚圣一脉的异同。

    手稿的主人,开篇讲什么的内容编撰好了,但是以括号圈起来,显然他还在犹豫这么开场白,合不合适,故而暂时并未作定论。

    身为文圣一脉的关门弟子,开篇竟然不是说自己的文脉,不是自己的先生文圣,而是与亚圣有关,更竟然不是贬低之言语。

    他要询问那些在春山书院治学的儒生们一个问题。

    “假若撇开可以修行的炼气士不谈,你们觉得最骄傲的读书人,他们是如何看待富贵功名的,醇儒的心境,理该如何?”

    “一介书生,当以一身所学横行天下,帝王昏庸,我即帝王师,帝王英明,我便是帝王友!”

    “我的先生,学问当然极高极高,唯独在‘年少立志’这件事上,就比亚圣逊色多了。”

    “先生在场,我也会这么说的。反正他不在场。”

    在这之后,便是手稿的正文了。

    期间有许多内容之外的批注旁白,何时该停顿,该怎么询问学子,以及假设他们会询问什么,自己该如何作答。

    手稿的最后一句话。没有加以括号,显然是没有任何犹豫心情的。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善养浩然气,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借此圣贤语,与诸君共勉。”

    此刻中土文庙这边,既有看老秀才的,也有看亚圣的。

    他们都清楚了,

    手稿的主人,他是想要试试看,至少是尝试一下,他要文圣一脉关门弟子的身份,去缝补昔年那场三四之争结束过后、就再没有缓和过来“两家”裂痕,那是中土文庙、乃至于整个儒家道统内部的巨大割裂。

    陈平安愿意作那个跨出第一步的人。

    礼记学宫司业茅小冬默然。

    就算给小师弟什么君子头衔,陈平安也不会要的。

    这何止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事实上,就连郦老夫子都看得很清楚了,甚至就连大雍王朝的开国皇帝,百花福地的护花者崔检等等,他们都心知肚明。

    所以先前在台阶上,郦老夫子才会抽着旱烟,看似与老秀才说了句“客气话”。

    因为“文庙副教主”的说法,其实是一个用意颇深的提法,只要你那关门弟子在中土文庙的位置足够高,那他就不止是你们文圣一脉的读书人而已了。他就反而可以更加自由,宛如一座广袤高原之上,再起高峰,终究依旧在那片学问道统的大地之上,但是已经不需要你老秀才去替他遮风挡雨了,因为他自身就是一座大岳!

    跟随花主齐芳一起来到大骊京城花神庙的崔检,同样有过一番看似玩笑的话语。

    “我若是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